(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指點:**這裏有指引、指向的意思。
- **煙林:**煙霧繚繞的樹林。
-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
- **鋪張:**鋪展、渲染之意。
- **翠蓋:**這裏比喻松樹枝葉像翠綠的車蓋。
- **禪入定:**僧人進入一種專注修行的狀態。
- **雲堂:**寺廟中僧人的公共宿舍。
- **旦過:**指遊方的和尚,因他們往往只在寺廟寄宿一夜,第二天就離開,像「旦過」一樣短暫停留 。
翻譯
在正午鐘聲的指引下看向煙霧繚繞的樹林,那高聳的樓閣在朦朧之中似有似無。陽光透過鬆樹枝葉,如翠綠的車蓋般鋪展灑落;竹林外的清風,彷彿清掃着塵世的喧囂。啼叫的鳥兒不會驚擾正在入定修行的僧人,落花悄無聲息消失不見,一切色相皆歸於空無。我解下馬鞍,今晚暫且在此休息,正好同雲堂裏暫宿一晚的遊方和尚一樣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州藥王寺寧靜清幽的氛圍和獨特意境。首聯以「指點菸林正午鍾」開啓,鐘聲爲畫面帶來一種空靈的聽覺感受,樓閣在有無之間,營造出神祕朦朧的氛圍,引人入勝。頷聯「鋪張翠蓋鬆間日,掃灑紅塵竹外風」,用詞細膩形象,鬆間日光與竹外清風,不僅展現出自然景色的優美,也透露出遠離塵世紛擾的寧靜。頸聯「啼鳥不驚禪入定,落花無跡色成空」進一步渲染了寺院的靜謐,突出僧人的入定境和對佛教空幻思想的體悟。尾聯詩人解鞍暫宿,與雲堂中的「旦過」同宿,既有一種隨遇而安之感,也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心境與寺廟的寧靜清幽相呼應,傳達出一種遠離世俗事務、享受片刻寧靜的愜意,整體詩作給人一種置身於禪意瀰漫、寧靜悠閒環境中的美好感受,也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淡泊平和 。

李曾伯
宋懷州人,居嘉興,字長孺,號可齋。李邦彥孫。理宗淳祐中歷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陳守邊之宜五事。累進資政殿學士,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景定五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尋遭論劾奪職。恭帝德祐初追復原官。多言邊境之事,爲賈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齋雜稿》。
► 789篇诗文
李曾伯的其他作品
- 《 水龍吟 · 其二再和 》 —— [ 宋 ] 李曾伯
- 《 過衡陽晚宿 》 —— [ 宋 ] 李曾伯
- 《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湘竹 》 —— [ 宋 ] 李曾伯
- 《 己酉八桂勸駕 》 —— [ 宋 ] 李曾伯
- 《 丙午九日將過陽羨偶成 》 —— [ 宋 ] 李曾伯
- 《 水調歌頭 · 其二十一戊申送厲守赴濡須漕 》 —— [ 宋 ] 李曾伯
- 《 送李琴士據梧 》 —— [ 宋 ] 李曾伯
- 《 辛酉首夏餘雲谷自四明來訪且錄示丙辰年所和永國韻恍然喚起昨夢嗟壯健之不可復得今病廢無它問謾書五十六字謝 》 —— [ 宋 ] 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