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其二再用韻助靜齋之入告
日近長安路。喜驂鸞、帶簪遊戲,弓旌招去。聞道漢朝帷幄裏,要問娵隅蠻語。嗟時事、尚茲多故。辦取忠謀宜入告,見石洪、曾在烏公府。須細訪,風寒處。
左荊右嶺中湘浦。願扶持、東南溫厚,老天張主。翹館欽賢人共說,一飯每勤三吐。公此去、好官須做。從臾涇舟同共濟,更綢繆、桑土先陰雨。滅此虜,直朝暮。
拼音

李曾伯
宋懷州人,居嘉興,字長孺,號可齋。李邦彥孫。理宗淳祐中歷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陳守邊之宜五事。累進資政殿學士,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景定五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尋遭論劾奪職。恭帝德祐初追復原官。多言邊境之事,爲賈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齋雜稿》。
► 789篇诗文
李曾伯的其他作品
- 《 宜興山房十首 其五 》 —— [ 宋 ] 李曾伯
- 《 和疏軒琵琶亭韻 》 —— [ 宋 ] 李曾伯
- 《 水調歌頭 · 其四幕府諸公有和,再用韻謝之 》 —— [ 宋 ] 李曾伯
- 《 和傅山父紅梅韻 其一 》 —— [ 宋 ] 李曾伯
- 《 念奴嬌 · 其四己酉振鷺驛和黃茶坡韻 》 —— [ 宋 ] 李曾伯
- 《 送清湘蔣尉 》 —— [ 宋 ] 李曾伯
- 《 偕張總幹章帥機同遊檀溪登極目和韻 》 —— [ 宋 ] 李曾伯
- 《 用談笑青油幕爲韻賀吳叔永制機 》 —— [ 宋 ] 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