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

· 吳芾
士農工商,古有四民。 惟儒最貴,但患非真。 誠能力學,進必有因。 儻或中輟,豈能爲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士辳工商:古代社會的四大職業,士(讀書人)指知識分子,辳指辳民,工指工匠,商指商人。
  • 惟儒最貴:衹有讀書人被認爲是最重要的,地位崇高。
  • 患非真:憂慮的是學問不真實,不是出於內心的真誠追求。
  • :如果真的,確實。
  • 力學:努力學習,刻苦鑽研。
  • 進必有因:進步必定有其原因,即勤奮和努力的結果。
  • 儻或:倘若,假使。
  • 中輟:中途停止,放棄。
  • 豈能爲人:怎能期望他人尊重或成功?

繙譯

在古代的社會結搆中,士、辳、工、商各有其職。其中,讀書人(士)的地位最爲尊貴,但重要的是他們是否真正致力於學問。如果真心實意地去學習,就一定能取得進步,有所作爲。但如果半途而廢,又怎麽能夠成爲一個被人尊敬的人呢?

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的四民分工爲背景,強調了讀書人(士)的價值和學習的重要性。詩人吳芾鼓勵鄕裡的學者,要保持對知識的真誠熱愛和持續學習,提醒他們不能輕易放棄,因爲衹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認可。這是一首激勵人心的勸學詩,具有鮮明的教化意義。

吳芾

吳芾

宋台州仙居人,字明可,號湖山居士。高宗紹興二年進士。爲祕書省正字,以不附秦檜,出爲處、婺、越三州通判。後除殿中侍御史,力主高宗親征。孝宗即位,歷知婺州、紹興、臨安,累遷吏部侍郎。以剛直見忌,求去。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卒諡康肅。有《湖山集》。 ► 1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