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

· 宋庠
孤根西土幾時傳,絳蕊緗趺早夏天。 豔發雖慚李桃後,子成猶佔雪霜前。 醞餘霞醑香應在,染殺綃裙色未鮮。 一種芳心耐風雨,敢辭重疊奏君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根:孤零零的根,指石榴樹最初從西域傳入時可能獨此一株,強調其淵源。
  • 西土:指古代西域,石榴原產於此。
  • 絳蕊絳(jiàng),大紅色;蕊,花蕊。大紅色的花蕊。
  • 緗趺緗(xiāng),淺黃色;趺,花托。淺黃色的花托。
  • :釀造。
  • 霞醑醑(xǔ),美酒。如彩霞般絢麗的美酒,形容石榴花如同用霞色釀造出的美酒一般。
  • 綃裙綃(xiāo),絲織品。絲綢裙子。

翻譯

那孤零零帶着根的石榴樹,不知何時從西域傳來。在早夏時節,大紅色的花蕊和淺黃色的花托相互映襯。它豔麗地開放雖然比桃李花開得要晚,但它結出果實卻在霜雪來臨之前。它就好像經過醞釀的絢麗美酒,香味彷彿還留存;就算用它的色彩去染絲綢裙子,那顏色也不夠鮮豔。它懷着一顆忍耐風雨的心,怎敢推辭一次次展現自己於您的筵席之前。

賞析

這首詩圍繞石榴花展開,通過對石榴花從傳入到開放成長過程的描寫,寄寓了詩人的情感。首聯交代石榴樹的起源,爲下文的吟詠做鋪墊。頷聯將石榴花開花晚與結果早進行對比,突出其獨特的生長規律 ,含有一種不落俗套的意味。頸聯運用比喻,把石榴花比作美酒,用誇張手法表現其色澤豔麗,令人印象深刻。尾聯賦予石榴花「耐風雨」的品格以及甘願爲美好奉獻的「芳心」,詩人藉此託物言志,表達自己面對外界環境能堅守自我、甘願爲高尚事業奉獻的情懷。整首詩用詞精巧,意象生動,充分展現了石榴花的形態之美和內在品格,富有深遠的藝術韻味 。

宋庠

宋庠

宋安州安陸人,徙開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後改字公序。仁宗天聖二年進士第一。累遷翰林學士。寶元二年,除參知政事。與宰相呂夷簡論事不合,出知揚州、鄆州。復入參政,改樞密使。皇祐元年拜相。三年,爲諫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無所建明,出知河南府。旋加使相,充樞密使,封莒國公。英宗即位,改封鄭國公,請老致仕。與弟宋祁俱以文學名,時稱“二宋”。讀書至老不倦,善正訛謬。卒諡元憲。有《國語補音》、《宋元憲集》等。 ► 8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