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日作

· 宋庠
萬里春暉蕩曉空,芳心何處不融融。 惟餘兩鬢無情雪,最耐人間解凍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宋庠(xiáng):北宋文學家。
  • 融融:和樂愉快的樣子。

翻譯

漫長的春日陽光盪漾在清晨的天空中,那美好的心境哪裏不是充滿和樂愉快呢。只有我兩鬢那無情的白髮,最能忍受人世間消冰解凍的風。

賞析

這首詩簡潔明快,富有意境。首句描繪了春光明媚,照耀着天空的景象。「芳心何處不融融」則體現出一種內心和樂、舒暢的感受,儘管時光流逝,春天的美好依然能帶來愉悅。後兩句以「兩鬢無情雪」與前文形成對比,凸顯歲月之感,詩人感慨自己的衰老,但又以一種淡定的姿態面對,體現出一種豁達。最後強調這白髮能忍耐解凍風,也有其堅韌的一面,別有一番韻味。整體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歲月、生命的獨特感悟。

宋庠

宋庠

宋安州安陸人,徙開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後改字公序。仁宗天聖二年進士第一。累遷翰林學士。寶元二年,除參知政事。與宰相呂夷簡論事不合,出知揚州、鄆州。復入參政,改樞密使。皇祐元年拜相。三年,爲諫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無所建明,出知河南府。旋加使相,充樞密使,封莒國公。英宗即位,改封鄭國公,請老致仕。與弟宋祁俱以文學名,時稱“二宋”。讀書至老不倦,善正訛謬。卒諡元憲。有《國語補音》、《宋元憲集》等。 ► 8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