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 · 柬步曾都門

· 王易
臞仙故人足下,念別來未久。相思苦、罄筆難書,向北遙望翹首。自客月、由都出發,相偕數友旋歸後。遂匆匆、歷過炎輝,景況如舊。茲際秋初,暑氣漸減,既歸裝整就。不多日、略理諸端,挈家南返江右。諒吾君、今冬事畢,可共我、故園攜手。則與君,煮酒談詩,爾時樂否。 前來雅作,爲稍修詞,不自知故陋。然我輩、操觚之日,即合思及,歷歲雖遙,尚期不朽。摛詞琢句,俱求離俗,瓊瑤爲體冰爲骨,使後人擊節稱無有。蠡知管見,審君從善如流,尚希恕其狂謬。歸江以後,城市山林,正暫難預究。惟恃此、筆耕墨溉,老我儒冠,或有餘資,薄田堪購。文章詩酒,家人婦子,天倫之樂原可味,畢其生、無譽而無咎。臨池意往神馳,便欲吟祺,曉湘僅奏。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進士,曾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1912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正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在贛南爲蔣經國講授《孟子》。其論國學尚質,以經學、小學、哲學與史學爲國學之“四區”,以爲“至若文藝詞翰,作者過衆,灝瀚曼衍,敘次爲煩。況內實外華,非得苟舉;由學窺文,無待毛舉。果其讀書得有門徑,則用治文學,遊刃有餘。”(《國學概論》)故其詩風質樸高古,勁折孤峭。與彭澤汪闢疆、南昌餘謇、奉新熊公哲並稱“江西四才子”,又與黃侃、汪東、汪闢疆、柳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稱“江南七彥”。建國後供職湖南文史館,著有《國學概論》、《修辭學通詮》、《詞曲史》、《樂府通論》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