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 · 與珢軒共話感賦
東風已更舊歲,恨年華草草。警幽夢、遠寺鐘聲,憂心清夜如搗。念數載、車塵馬足,幾番蹀躞幽燕道。最羞題,索米無門,長安空到。記得從前,銀魚竹馬,頗翩翩自好。又誰料、歲月催人,添來多少煩惱。便勞勞、風塵遊倦,已不似、往時懷抱。更何緣,丘壑怡情,故園終老。
幾回搔首,欲問蒼天,甚浮生潦倒。偏值恁,干戈滿地,大野龍戰,鶴唳徒驚,烽煙頻報。新巢未穩,茫茫前路,桃源盡有爲家處,遇危時、便合抽身早。哀鴻斷雁,江山是處愁人,蒼茫亂雲殘照。有時拂袂,謝去人寰,向林泉嘯傲。更管甚、紛紛魏晉,清興來時,夜月彈琴,晚風垂釣。樓臺幻彩,滄田異景,升沉別是人世事,盡埋頭、莫問清和擾。但教把酒長吟,一室融融,此生已了。
拼音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進士,曾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1912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正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在贛南爲蔣經國講授《孟子》。其論國學尚質,以經學、小學、哲學與史學爲國學之“四區”,以爲“至若文藝詞翰,作者過衆,灝瀚曼衍,敘次爲煩。況內實外華,非得苟舉;由學窺文,無待毛舉。果其讀書得有門徑,則用治文學,遊刃有餘。”(《國學概論》)故其詩風質樸高古,勁折孤峭。與彭澤汪闢疆、南昌餘謇、奉新熊公哲並稱“江西四才子”,又與黃侃、汪東、汪闢疆、柳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稱“江南七彥”。建國後供職湖南文史館,著有《國學概論》、《修辭學通詮》、《詞曲史》、《樂府通論》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