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調解語花鏡香亭荷花,用草窗自制曲韻

· 趙熙
雲紅作壁,水綠搖天,憑欄晚陰客寂。萬葉扶花,薜蘿衣都被露華吹溼。唐時皓月,渾抹出西湖卵色。冷處卻輸魚翠,佔秋影,先偷得。 年年亭上,載酒人坐,亂香心苦似蓮菂。往日吳娃襪羅邊,多恐戰時塵接。休彈寶瑟,誰惜湘靈仙路窄。醉掃碧苔碑上字,還等崔斯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羽調解語:羽調,古代音樂的一種;調解,可能是詩詞中的修辭,表示和諧或協調之意。
  • 花鏡:花影倒映的鏡子,形容水面如鏡,花影清晰。
  • 香亭:香氣繚繞的亭子,可能有荷花盛開。
  • 薜蘿衣:薜荔和女蘿,植物名,這裏用來比喻荷花的葉片。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西湖卵色:形容月光下的湖面泛着淡雅的白色。
  • 魚翠:魚兒的顏色,此處可能指水中荷葉。
  • 蓮菂:蓮子,比喻清苦的心境。
  • 吳娃:代指美女,這裏是回憶中的江南女子。
  • 襪羅邊:絲織品的邊緣,這裏可能指女子的服飾。
  • 湘靈:湘水之神,傳說中的仙女。
  • 寶瑟:珍貴的瑟,樂器。
  • 崔斯立:可能是詩人所懷念的人物,或者一個典故。

翻譯

在羽調的和諧旋律中,花鏡般的香亭裏,荷花盛開,晚間的涼意讓遊客感到寂靜。滿池的葉子託着花朵,像被露水打溼的薜荔和女蘿。唐代明亮的月亮,把西湖的水面映照得如同蛋白般柔和。冷清的角落雖不如魚兒翠綠,但它們佔據了秋天最美的光影。

每年,人們都會在亭子裏舉杯暢飲,但心情卻像蓮子般苦澀。想起往昔江南美女的輕紗羅裙,如今恐怕已被戰爭的塵土覆蓋。不要再彈奏那珍貴的瑟,誰還會憐惜仙女的幽徑狹小?醉後隨意地清掃石碑上的字跡,彷彿在等待着崔斯立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略帶哀愁的夏日荷塘畫卷。詩人通過「雲紅」、「水綠」、「皓月」等色彩和意象,展現出西湖的美景,同時融入了個人的懷舊情感。對「蓮菂」的比喻,不僅描繪了荷花的清雅,也寓言了詩人內心的苦悶。最後,借「醉掃碧苔碑上字」,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憶與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對某種理想人物的期盼,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

趙熙

趙熙

趙熙,字堯生,別號香宋,四川榮縣人。清光緒十八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轉官監察禦史,有直聲。民國後,退居榮縣,修志講學外,唯以讀書吟詠爲事。詩詞書法,俱爲海內所重,有《趙熙集》傳世。 ► 5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