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鬱郁青楓樹,歲久成枯株。 鴟鴞巢其顛,失路委泥塗。 高明逼衆怒,傾奪在斯須。 李斯相秦皇,六國爲丘墟。 失意車府令,隕身家亦屠。 韓非亦何人,乃如兔投罦。 位顯實疾僨,名高成禍樞。 不見蘭陵令,衰年方著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鬱: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鴟鴞(chī xiāo):鳥名,貓頭鷹一類的鳥。
  • 斯須:片刻,一會兒。
  • (fú):一種捕鳥的網。
  • 疾僨(fèn):快速敗壞。
  • 禍樞:禍機。

繙譯

繁茂的青楓樹,時間久了變成了枯乾的樹株。貓頭鷹在它的頂耑做窩,迷失道路倒伏在泥地裡。才高顯耀會逼迫衆人憤怒,傾軋爭奪衹在片刻之間。李斯輔佐秦始皇,讓六國成爲了廢墟。失意成爲了車府令,後來身亡家族也被屠戮。韓非是什麽人啊,竟如同兔子投入羅網。地位顯要其實很快就會敗壞,名聲太高成爲災禍的關鍵。沒看見蘭陵令,在衰老之年才正著書。

賞析

這首詩以青楓的枯朽起筆,通過鴟鴞巢於其顛等景象,影射才高顯耀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詩中以李斯、韓非爲例,說明位高權重者可能遭遇的悲慘命運,他們的結侷令人唏噓。同時又以蘭陵令在衰年著書作對比,反映出一種對低調安穩的追求。整首詩富有哲理,讓讀者思考名利與禍患之間的關系,語言簡潔有力,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蔣湘培

清湖南湘鄉人,字篤因。乾隆五十九年舉人。博聞強識,工古文。其弟蔣湘墉、湘城、湘垣皆師事之,並有文名,時稱四蔣。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