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竹

· 鄭燮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冗繁(rǒng fán)**:繁雜瑣碎。這裏指畫竹時過多不必要的細節。
  • 清瘦:這裏形容竹子形態簡潔、幹練而有風骨。
  • :在繪畫過程中,「生」指的是一種陌生感、新鮮感,畫出的作品不再是熟練的套路,反而帶着一種質樸、新奇。
  • :熟練,對畫竹的技巧、規矩等爛熟於心。這裏的「熟」是一種昇華後的境界,通過去掉冗繁達到對竹之神韻的透徹理解與精準表達 。

翻譯

四十年來一直都在畫竹子,白天辛勤地揮毫作畫,到了夜晚仍然在思索繪畫中的種種。把繁雜多餘的東西都去除掉,只留下竹子那簡潔清瘦的形態。當繪畫達到看似有些生疏、刻意求新的時候,其實才真正達到了技藝成熟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是鄭板橋對自己四十年來畫竹生涯的深刻總結與感悟,蘊含着深邃的藝術哲理。開頭「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質樸地敘述了他在漫長歲月裏對畫竹的執着,「日間」與「夜間」的持續投入,凸顯出他爲藝術不懈追求的精神。 「冗繁削盡留清瘦」,不僅是描繪畫竹的技法,去除繁雜只求竹子的清瘦簡約之美,更是一種藝術理念的闡述,體現出他追求質樸、純粹藝術的態度,去除那些堆砌、多餘的部分,只留下事物最本真、最精髓的特質。 「畫到生時是熟時」一句最爲精妙,「生」與「熟」看似矛盾卻又相互轉化,打破了人們對「熟能生巧」常規認知,這裏的「生」並非真正的技藝生疏,而是擺脫了程式化、套路化的束縛,以全新視角去展現藝術,實則代表着藝術的深度成熟,是對藝術境界的獨特見解與創新思考。整首詩語言平實卻意境深遠,富含哲理,爲藝術創作及生活帶來諸多啓示 。

鄭燮

鄭燮

淸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字克柔,號理菴,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應科舉爲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進士。授范縣知縣,爲人疏放不羈,日事詩酒。及調濰縣,有政聲。「以歲飢爲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作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歎絶。工詩詞,不屑作熟語,詞遠祖辛,近師陳,痛快淋灕,獨樹一幟。善書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寫竹最多,蘭石次之,間有松菊。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絶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絶」。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