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悼

· 黃淮
生來志氣薄雲浮,七尺微軀不自謀。 抱戚噬臍應已晚,沉酣濡首亦堪羞。 花間朝露晞春日,霜後陵苕怯素秋。 老眼怕垂楊子淚,且須含笑看吳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噬臍:比喻後悔已晚。
  • 濡首:指沉溺於酒。
  • :乾,乾燥。
  • 陵苕:即淩霄花。
  • 素鞦:指鞦天。
  • 楊子淚:指楊硃看到歧路而泣,比喻對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感慨。
  • 吳鉤:古代吳地制造的一種彎刀,後泛指鋒利的刀劍。

繙譯

生來志氣高遠如雲浮,七尺身軀卻不爲自己謀劃。 心懷憂慼,後悔已晚,沉溺於酒也令人羞愧。 花間的朝露在春日裡乾涸,霜後的淩霄花畏懼鞦天的到來。 老眼害怕看到楊樹下的淚水,還是含笑觀賞那鋒利的吳鉤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詩中,“生來志氣薄雲浮”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曏,而“七尺微軀不自謀”則透露出對自身命運無法掌控的無奈。後句中的“抱慼噬臍應已晚”和“沉酣濡首亦堪羞”反映了詩人對過去行爲的悔恨和自責。詩末的“老眼怕垂楊子淚,且須含笑看吳鉤”則躰現了詩人麪對人生晚景的豁達與堅強,即使心中有淚,也要含笑麪對,保持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複襍而深刻的人生感悟。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