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寅光卿屬題小像

走也四載客京邑,短箠不到公卿門。光祿清流世眉目,獨念僵臥時相存。 早年文采動天下,性分夙契忘寒暄。握手數人足隱蔽,神明霞舉何軒軒。 咸豐季年國事亟,共鯀得政刑獄繁。百司汗縮奉教令,四夷抵釁窺畿藩。 僉壬決策下殿走,六龍已駕誰扳援。君當車轍讀彈事,請斬二豎竿其元。 朱遊未得上方劍,楚瑋已出騶虞幡。退焚諫草淚沾{月乚},蒼梧莫訴心煩冤。 柳伉疏傳翰林重,汲黯身在朝廷尊。乃知法從有真職,非徒簪筆檷璵璠。 昔者宣宗治仁厚,大臣敬禮如友昆。太傅廿年長揆席,君臣一德情尤敦。 世家喬木國所恃,相門之慶鍾文孫。神羊觸邪豈輕出,鳴鳳應律無凡喧。 樑洋不聞召陸贄,保全終始先皇恩。方今天日正開霽,朝局奠定無翳昏。 君居九列更慷慨,白簡上殿多危言。澄清斯世自君責,願蓄光采培根源。 吳生寫真有神致,寒冬四坐回春溫。侍中風貌玉界尺,可知峯距侔崑崙。 自惟歷落笑桓茂,更揣骨相愁虞翻。麒麟閣上速起稿,犢轅畫我歸邱樊。
拼音
李慈銘

李慈銘

清浙江會稽人,字㤅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堂。光緒六年進士,官至山西道監察御史。數上封事,不避權要。於人不輕許可,譏評所及,不免有信口雌黃之失。甲午戰爭起,敗訊至,感憤鬱郁,卒於官。學識淵博,爲文沉博,詩尤工,自成一家,於史功力尤深。日記三十餘年不斷,朝廷政事、讀書心得無不收錄,爲一生心力所萃。另有《白華絳跗閣詩詞》、《越縵堂文集》等。文章多從日記抄出,餘著尚多,均無刻本。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