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斸(zhú)**:挖掘。
- 雲根:深山高遠雲起之處,這裏指山石。
- 郭熙山 :郭熙是北宋畫家,他的山水畫很有名,「郭熙山」指像郭熙畫中那樣的山巒形態,這裏形容盆景中的山石佈置如郭熙筆下的山景 。
- 翠暈:指苔蘚的翠色光影。
- 蓮筒:這裏指一種類似蓮花形狀的噴水器具。
- 香靄:焚香時產生的煙霧。
翻譯
紅色的架子上擺放着方形的瓷盆,瓷盆邊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紋。盆裏幾株嫩綠的松樹只有半尺高,緊緊地簇擁在一起。從深山裏挖掘出來如拳頭般大小的石頭,放置在深沉的泥土之上,那些石頭布置得宛如郭熙畫中的山巒一般。
把這盆景搬到小欄杆的近旁。細心地修剪苔蘚,讓那翠綠的光影好似鋪開的畫卷,爲盆景抵禦霜寒。用蓮筒製造出噴吐雨水的模樣當作飛泉,再增添上焚香產生的煙霧,就像借用了玉爐中飄出的香菸一樣,使整個盆景透着別樣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詞生動細緻地描繪了盆景的美妙姿態與意境。上闋先寫盆景的容器——紅架方瓷,再描繪里面的綠鬆及山石,以「斸雲根取石如拳」形象地寫出山石的來源與奇特形態,「點綴郭熙山」則將盆景中的山石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讓人彷彿看到一幅精緻的山水畫作濃縮於盆景之中。下闋着重描寫對盆景的養護與裝點,「剪苔鋪翠暈、護霜寒」盡顯作者對盆景呵護有加,「蓮筒噴雨算飛泉。添香靄,借與玉爐煙」則通過人爲營造飛泉、香菸繚繞之景,賦予盆景一種靈動、縹緲的神韻,讓人感受到盆景雖小,卻宛如一個精緻的人間仙境,飽含着作者對這盆景藝術的喜愛與對精緻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