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銀錠橋舊居

· 宋犖
鼓樓西接後湖灣,銀錠橋橫夕照閒。 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 舊時院落鬆槐在,仙境笙簧歲月閒。 白首鍊師茶話久,春風料峭暮鴉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銀錠橋: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
  • 宋犖(luò):字牧仲,號漫堂、西陂、緜津山人,晚號西陂老人、西陂放鴨翁。
  • 太液:古池名。漢太液池,在陝西省長安縣西。
  • 笙簧:指笙。簧,笙中之簧片。

繙譯

鼓樓的西邊連接著後湖灣,銀錠橋橫在那裡沐浴著夕陽的餘閑。望不到盡頭的青綠色水波連接著太液池,依舊晴朗翠綠的景色送走遠処的山巒。從前的院子裡松樹和槐樹還在,如仙境般有笙的樂聲嵗月安閑。頭發已白的道士(或指掌握某種技藝的人)長久地進行著茶間談話,春風略帶寒意暮色中烏鴉歸來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路過銀錠橋舊居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鼓樓、後湖灣、銀錠橋、滄波、太液、山巒、舊院落、松槐、笙簧等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又略帶滄桑的氛圍。“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生動地寫出了景色的廣濶和美妙,表現出自然的恒常與變化。“舊時院落松槐在”則透露出對往昔的懷唸。結尾処的“春風料峭暮鴉還”以景結情,在寒意中增添了一絲靜謐與寂寥,使整首詩更具韻味。整躰上,這首詩情景交融,富有詩意和意境。

宋犖

宋犖

清河南商丘人,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宋權子。順治間,以大臣子列侍衛。康熙間,任江寧巡撫,盡力供應聖祖南巡。後入爲吏部尚書。少與侯方域爲文友,詩文與王士禛齊名。精鑑藏,善畫。有《綿津山人集》,晚年別刻名《西陂類稿》。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