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柳亞子見贈

· 巨贊
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 故都憐草莽,桂嶺可登臨。 方外緣偏熟,吟懷蘊更深。 思靈松竹茂,何日共探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皎皎(jiǎo jiǎo):形容月光明亮的樣子。
  • 悠悠:形容長久、遙遠,這裏表示古柏之心的深沉持久。
  • 故都:過去的都城,舊都。
  • :憐惜、同情。
  • 草莽:叢生的雜草,代指普通百姓或荒蕪的景象。
  • 桂嶺:這裏可能是指代某個有代表性的山嶺。
  • 方外:世俗之外,這裏指超脫於塵世之外的境界。
  • 偏熟:比較熟悉、格外瞭解。
  • 吟懷:作詩的情懷、興致,此處意思是內心蘊藏的情思。
  • :蘊含、蘊藏。
  • 思靈:對神靈的思念或嚮往某種靈動的精神境界(此處結合語境理解) 。

翻譯

初冬的月亮潔白明亮,古老柏樹有着悠遠深沉的心意。 憐惜故都如今雜草叢生的荒蕪模樣,那桂嶺倒是可以去攀登遊覽。 我對超脫世俗的境界格外熟悉,內心深處蘊藏的詩興情懷愈發深沉。 嚮往那靈動美好的松樹竹林繁茂之地,不知什麼時候能與你一同去探尋?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營造出一種清幽、深沉的氛圍,將初冬皎潔的月色與古柏沉穩的心境相結合,奠定了全詩寧靜致遠的基調。「故都憐草莽,桂嶺可登臨」,通過故都的荒蕪與桂嶺可登,形成鮮明對比,流露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美好風景的嚮往。「方外緣偏熟,吟懷蘊更深」一句,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和深邃的詩心,其對世俗之外的境界熟悉且有着深刻的感悟。最後「思靈松竹茂,何日共探尋」表達出對美好空靈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及希望與友人一同前往的急切期盼之情。整首詩用詞精妙,境界深遠,情感內斂而豐富,既飽含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又有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現出一種超脫且誠摯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