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示嘉祐

去年看雪在商州,使君命我山寺頭。 峯巒草樹六百里,飢鼯凍鳥聲啾啾。 山城窮陋無妓樂,何以銷得騷人愁。 抱瓶自瀉不待勸,乘興一引連十甌。 晚歸上馬頗自適,狂吟醉舞夜不休。 今年看雪在帝裏,瑤臺瓊樹佳氣浮。 朝回攬轡聊四望,移下五城十二樓。 樽中有酒翻不飲,鬱郁不快非怨尤。 吾兒嬌騃未曉事,問我胡不私獻酬。 因令把筆寫我意,爲渠吟作雪中謳。 昔爲副使不理事,待罪且免憂人憂。 今爲諫官非冗長,拾遺三館俸入優。 秋來連澍百日雨,禾黍漂溺多不收。 如今行潦佔南畝,農夫失望無來麰。 爾看門外飢餓者,往往僵殕填渠溝。 峨冠旅進又旅退,曾無一事裨皇猷。 俸錢一月數家賦,朝衣一襲幾人裘。 安邊不學趙充國,富民不作田千秋。 胡爲碌碌事文筆,歌時頌聖如俳優。 一家衣食仰在我,縱得飽暖如狗偷。 況我眼昏頭漸白,安能隱几勤校讎。 何時提汝歸田去,賣馬可易數只牛。 深耕淺種苟自給,藜羹豆粥充飢喉。 黍畦鋤理學元亮,瓜田澆灌師秦侯。 素餐免作疲人蠹,開卷免對古人羞。 未行此志吾慼慼,對酒不飲抑有由。 斯言不敢向人道,語爾小子爲貽謀。
拼音
王禹偁

王禹偁

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人,字元之。出身淸寒,世代務農。從小發憤求學,五歳能詩。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進士,授成武縣主簿,嘗於《吾志》詩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應中書試,擢右拾遺、直史館,旋以《端拱箴》諫皇宮之奢。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爲徐騎省辨誣,貶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宋眞宗卽位,上疎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格選舉、沙汰僧尼、謹防小人得勢等五事。復知制誥。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預修《太祖實録》,以直筆犯諱,降知黄州(今湖北黃岡),故世稱「王黃州」。謫黃州時,以駢散相間之《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抒達觀曠逸之胸懷。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爲人剛直,在官以敢言直諫稱,嘗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王黃州爲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工詩文,詩風樸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會現實。主詩學杜少陵、白樂天,文學韓昌黎、柳子厚。歐陽文忠甚慕王黃州,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蘇東坡撰《王元之畫像贊並序》稱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有《小畜集》三十巻、《小畜外集》二十巻(今殘存巻六至巻十三等八巻)、《五代史闕文》。《宋史·巻二百九十三·王禹偁傳》。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