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巡歷郡邑間,人若未厭棄。
夾道爭向觀,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聽餘,鹹謂物吐氣。
老奸與宿贓,神奪而心悸。
預知犯難逃,已多速奔避。
先嚐受其賕,今皆償之既。
非懾使者來,安得自知畏。
予默揆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氣不美,先儒說有味。
彝倫若盡去,太半爲鬼魅。
禽獸爭食人,殆盈野盈市。
跡其所作爲,殆惡過異類。
不潔食不飽,甚焉官與吏。
慘酷以濟之,甚若豺虎噬。
豈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
刑法用當窮,根本惕若厲。
豈謂猶有民,能喜使者至。
或鞠躬焚香,或遠送旗幟。
望來漳民情,願留泉民意。
此猶碩果然,不食生可覬。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離。
何啻千百輩,施行才一二。
自嘆水一杯,孰救炎火熾。
傷心復傷心,竟夕不能寐。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包恢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宏父,號宏齋。包揚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歷知台州、建寧、隆興、平江等府,所至破豪猾,去奸利,政聲赫然。累遷刑部尚書、籤書樞密院事。後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諡文肅。有《敝帚稿略》。
► 92篇诗文
包恢的其他作品
- 《 和陳七峯七詩韻 》 —— [ 宋 ] 包恢
- 《 二月道中效趙章泉體四首 》 —— [ 宋 ] 包恢
- 《 贈寫神丘照堂 》 —— [ 宋 ] 包恢
- 《 謝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 —— [ 宋 ] 包恢
- 《 雁蕩靈巖 》 —— [ 宋 ] 包恢
- 《 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材是濟川功爲韻十四首 》 —— [ 宋 ] 包恢
- 《 謝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 —— [ 宋 ] 包恢
- 《 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材是濟川功爲韻十四首 》 —— [ 宋 ] 包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