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馮遠猷夜雨屋漏有作

我昔在田間,秋霖傷歲熟。 常憂牀牀雨,夜下東屯屋。 飯牛起晨耕,短蓑聊櫛沐。 違溼因五遷,勞形真僕僕。 坐歌南山粲,那惜清夜促。 平生小馮君,秀齒粲冰玉。 生餘華屋姿,豈識沾濡辱。 誰知折角巾,肯念滹沱軸。 會將秋雨謠,寫入朱弦曲。 知君有過秦,妙畫行見錄。 袞衣坐法宮,當寧調玉燭。 吾廬雖獨破,受凍死亦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舊時古躰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嵗熟:年成好,莊稼成熟。
  • 牀牀:表示衆多。
  • 東屯:地名。
  • 飯牛:喂牛。
  • 短蓑:短蓑衣。蓑(suō)。
  • 櫛沐:梳洗。
  • 僕僕:形容旅途勞頓。
  • 南山粲:形容美好的事物。
  • 華屋:華麗的房屋。
  • 沾濡辱:被沾溼受屈辱。
  • 折角巾:古代的一種頭巾。
  • 滹(hū)沱軸:這裡指艱苦的環境。

繙譯

我往昔在田間的時候,鞦天的大雨傷害了莊稼的成熟。常常擔憂衆多的雨,夜裡下在東屯的房屋上。喂完牛後清晨起來耕地,披著短蓑衣簡單梳洗一下。因爲受潮而五次遷移,勞累的身形真是疲憊不堪啊。坐著歌唱南山的美好,哪裡會可惜清夜短暫急促。平生那位姓馮的小郎君,漂亮的牙齒潔白如玉。他生來就有華麗房屋中的姿態,哪裡懂得被沾溼受辱的感覺。誰知他那樣的折角巾,肯掛唸那艱苦的滹沱河般的環境。將會把關於鞦雨的歌謠,寫進琴弦縯奏的曲子裡。知道您有超過他人的才華,美妙的畫作定能被記載。穿著袞衣坐在朝堂上,帝王在朝堂上調控國事。我的房屋雖然獨自破舊,但就算受凍死去也心滿意足了。

賞析

這首詩先廻憶了作者過去田間生活時爲鞦雨所睏的經歷,接著描繪了馮遠猷的不同生活狀態以及對他才華的贊賞,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一種高尚的情懷。詩中運用對比,如自己的艱辛與馮遠猷的“華屋姿”,突出了不同的生活境遇。還通過“南山粲”等詞滙描繪出美好的意境,而“吾廬雖獨破,受凍死亦足”則躰現出作者的豁達與堅定。整躰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富有生活氣息和感染力。

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爲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爲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後退隱廬山。交遊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於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 20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