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葉石榴盛開爲賦一詩

江東五月榴花紅,江西三月滿花叢。 東花窘束少態度,西花重疊紅蒙茸。 誰剪燕支山下草,乞與殷紅照林杪。 移栽我欲過江東,銜子鴻鵠今成空。 紅巾半蹙爲誰苦,芳心何止千重重。 試遺紅妝歌一曲,此花此曲何由逢。 春光都無十日事,不成夜雨還朝風。 紅芳莫遣忽飛去,斷腸煙雨空溟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窘束(jiǒng shù):**侷促、拘束。形容東花不夠舒展。
  • **態度:**姿勢、樣子,這裏指花的姿態。
  • **蒙茸(méng róng):**蓬鬆、雜亂的樣子,用來描繪西花繁茂的形態。
  • **燕支山:**在今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以產胭脂草著名。
  • **乞與:**給予。
  • **殷紅(yān hóng):**深紅色。
  • **林杪(lín miǎo):**林梢。
  • **(cù):**皺着。在這裏形容石榴花像紅巾半皺的樣子。
  • **芳心:**指花的花蕊,也常象徵美好的心意,這裏借指石榴花的內心。
  • **空溟濛:**形容細雨迷茫的樣子。

翻譯

江東的五月,石榴花火紅綻放;江西的三月,已是繁花滿枝叢。江東的石榴花顯得侷促,姿態不夠舒展;江西的石榴花層層疊疊,紅得蓬勃繁茂。像是誰人剪下燕支山下的花草,讓那鮮豔的深紅色映照在林梢。我想要把江西的石榴花移栽到江東,可曾經能傳遞種子的鴻鵠如今已不見蹤影。那半皺着的紅巾般的花朵爲誰如此愁苦,花中的芳心啊,何止千重深沉。試着讓身着紅妝的歌女唱上一曲,如此美好的花與這樣的曲子又怎能輕易相逢。美好的春光總是短暫,還沒盡享就常常遭受夜雨和朝風的侵襲。嬌豔的紅花啊,不要匆匆飛逝,不然在那迷茫如煙雨裏,真會讓人愁腸寸斷。

賞析

這首詩開篇通過「江東五月」和「江西三月」的對比,展現出不同地區石榴花開放時間的差異以及形態的不同,形成鮮明的對照。「東花窘束少態度,西花重疊紅蒙茸」細膩地刻畫了兩邊石榴花的特點,用詞生動形象。隨後詩人由石榴花豔麗的色彩聯想到燕支山的花草,充滿浪漫的想象。「移栽我欲過江東」表達了詩人對江西石榴花的喜愛,希望移植到江東,但「銜子鴻鵠今成空」又透露出一種無奈之感。「紅巾半蹙爲誰苦,芳心何止千重重」將石榴花擬人化,賦予其愁苦和豐富的情感,寫出花的楚楚動人。「春光都無十日事,不成夜雨還朝風」感慨春光的短暫和多變,借景抒情,暗示美好事物的難長久。結尾「紅芳莫遣忽飛去,斷腸煙雨空溟濛」則表達了詩人對石榴花的不捨,怕它匆匆消逝,在煙雨中更顯惆悵之情。整首詩圍繞石榴花展開,情景交融,既描繪出石榴花的姿態與神韻,又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與眷戀,以及美好易逝的傷懷情緒。

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爲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爲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後退隱廬山。交遊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於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 20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