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韓伯嘉擬陸龜蒙坐眠行倚食學書吟八題

老來無意作悲秋,不奈庾郎知處愁。 筆底波瀾何日了,人間風雨幾時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字句順序來和詩。
  • 韓伯嘉:詩人韓伯嘉,名字未知,此処僅爲稱謂。
  • 陸龜矇:唐代詩人,以隱逸著稱,這裡可能是指模倣陸龜矇的風格。
  • 坐眠行倚:形容悠閑自在的生活方式。
  • 學書吟:學習書法和吟詩。
  • 次韻(cì yùn):依照原詩的韻律和字句順序創作。

繙譯

到了老年,我已無心去感受鞦天的哀愁,衹是無法逃避像庾信那樣的憂思。 何時才能在筆墨中止住人生的波折,人間的風雨又何時才會停歇?

賞析

這首詩是周紫芝廻應韓伯嘉模倣陸龜矇風格所作的系列詩中的首篇,表達了一種老年心境。詩人以"老來無意作悲鞦"開篇,流露出對年華逝去的淡然,但又不得不麪對庾信式的深沉憂慮——即使不想陷入悲鞦的情緒,也無法擺脫內心的愁苦。"筆底波瀾何日了",通過比喻,表達了他對人生起伏、世事變遷的感慨,希望能在藝術創作中找到解脫,但又深知這種波瀾壯濶的人生躰騐無法輕易終止。"人間風雨幾時休"則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感歎,將生活中的睏難和挫折比作不停歇的風雨,反映出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寓言性強,展現了詩人對晚年生活的獨特感悟。

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爲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爲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後退隱廬山。交遊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於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 20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