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聲四韻

蜀道難嘗賦,夜郎驛更豪。 何年辭漢水,昨夕向江皋。 酒肆文君老,啼痕望帝勞。 應知惟石筍,自欲插天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平聲四韻:指古代漢語的平聲韻,即聲調平和的韻腳。
  • 蜀道難嘗賦:蜀道,指古代四川的道路,因其險峻而著名。難嘗賦,意指難以用詩歌來完全表達其艱險。
  • 夜郎: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國家,這裏指夜郎國的驛站。
  • :古代的郵驛,即官方設立的交通站,用於傳遞文書和接待官員。
  • :這裏指驛站的規模宏大或位置顯要。
  • 何年辭漢水:漢水,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辭,離開。何年,何時。
  • 昨夕向江皋:昨夕,昨晚。江皋,江邊的高地。
  • 酒肆文君老:酒肆,酒店。文君,指卓文君,古代美女,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廣爲流傳。老,這裏指卓文君已老。
  • 啼痕望帝勞:啼痕,淚痕。望帝,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這裏可能指思念遠方的人。勞,憂愁。
  • 應知惟石筍:應知,應該知道。惟,只有。石筍,指形狀像筍的石頭,常用來形容山峯或石柱。
  • 自欲插天高:自欲,自然想要。插天高,形容山峯高聳入雲。

翻譯

曾嘗試賦詩描繪蜀道的艱險,夜郎的驛站更是氣勢非凡。何時才能離開漢水,昨晚又向江邊高地前行。酒店中的卓文君已經老去,淚痕滿面思念着遠方的人。應該知道,只有那石筍般的山峯,自然想要高聳入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蜀道的艱險和夜郎驛站的壯觀,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自然景觀的讚美。詩中「蜀道難嘗賦」一句,既表達了對蜀道艱險的深刻認識,也顯示了詩人試圖以詩歌來捕捉這一自然奇觀的努力。後文通過對卓文君和望帝的描寫,增添了詩中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詩不僅是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也是對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最後,「應知惟石筍,自欲插天高」一句,以石筍高聳的形象,象徵了詩人對高遠理想的嚮往和追求。

許國佐

許國佐,字班王,一字欽翼,號舊庵。揭陽人。性豪宕不羈,嗜酒,工詩。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授富順縣知縣,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歸養。清世祖順治三年,劉公顯破揭陽,母被拘。國佐自縛前往,請以身代,並系之,拷掠無完膚,厲聲大罵而死。時以爲死孝雲。有《百洲堂集》、《蜀弦集》、《舊庵拙稿》、《班齋數句話》。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