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扶筇(qióng):拄著竹杖。
- 謁(yè):拜訪。
- 遠公:指高僧,這裡可能指山中的隱士或僧人。
- 山高疑礙月:山峰高聳,倣彿阻礙了月光的照射。
- 樹老不招風:老樹枝葉稀疏,不易引起風動。
- 供飯萱花熟:用成熟的萱草花作爲食物。
- 點茶藕節充:用藕節來泡茶,作爲飲品。
- 微塵何処染:微小的塵埃無処沾染,形容環境極爲清淨。
- 禪定磬聲中:在敲擊磬的聲音中進行禪定,磬聲有助於冥想。
繙譯
因爲喜愛這最幽靜的地方,我拄著竹杖去拜訪遠処的隱士。山峰高聳,倣彿阻礙了月光的照射;老樹枝葉稀疏,不易引起風動。用成熟的萱草花作爲食物,用藕節來泡茶。微小的塵埃無処沾染,我在敲擊磬的聲音中進行禪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歷至山中幽靜之地的所見所感。詩中,“山高疑礙月,樹老不招風”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山中的靜謐與超脫。後兩句“供飯萱花熟,點茶藕節充”則躰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的親近。結尾的“微塵何処染,禪定磬聲中”更是深化了全詩的禪意,表達了詩人對清淨境界的追求和內心的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