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林僧舍

月午天霜破衲寒,梵音蕭颯度林端。 經殘香燼秋寥泬,時有風枝語夜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月午:指月到中天。
  • 天霜:天上的霜,這裏形容月光清冷。
  • 破衲:破舊的僧衣。
  • 梵音:佛教的誦經聲或鐘聲。
  • 蕭颯:形容聲音淒涼。
  • 寥泬(liáo jué):空曠清朗的樣子。
  • 夜闌:夜深。

翻譯

月亮高懸,天上的霜氣使得破舊的僧衣更顯寒意,佛寺的誦經聲或鐘聲在林間淒涼地迴盪。經書已殘,香已燃盡,秋夜顯得格外空曠清朗,偶爾有風吹動樹枝,在夜深人靜時低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月夜僧舍的靜謐畫面。通過「月午天霜」、「破衲寒」等詞語,傳達出夜晚的清冷與僧侶生活的簡樸。梵音的蕭颯與秋夜的寥泬相映成趣,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末句「時有風枝語夜闌」則巧妙地以自然之聲點綴了夜的寧靜,增添了詩意。

許相卿

明浙江海寧人,字伯臺,晚年自號雲村老人。正德十二年進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給事中。爲給事三年,屢上疏言事,尤極言功臣子弟蔭官不及中官廝養,皆不聽,遂謝病歸。嘉靖八年詔養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職閒住,遂廢。夏言秉政後,招之,謝勿應。 ► 1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