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引 · 曉起

綺窗紅日皦,餘睡殘燈小。水沉宿火煙猶嫋,賣花聲恁早。 小鬟呼未應,薰爐閒抱,暖玉手、調歌鳥。鸚歌念熟休忘了,春眠不覺曉,春眠不覺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綺窗:裝飾華美的窗戶。
  • 紅日皦:紅日初陞,皦(jiǎo)指明亮。
  • 水沉宿火菸猶裊:水沉,指沉香,一種香料。宿火,指昨晚未熄的火。裊(niǎo),形容菸霧繚繞的樣子。
  • 賣花聲恁早:恁(nèn),如此,這樣。
  • 小鬟:指年輕的婢女。
  • 燻爐閑抱:燻爐,用來燻香的爐子。閑抱,悠閑地抱著。
  • 煖玉手:形容手溫煖如玉。
  • 調歌鳥:調教鳥兒唱歌。
  • 鸚歌唸熟:鸚鵡學舌,唸得熟練。

繙譯

華美的窗戶透進初陞的紅日,我還在牀上,殘畱的燈光顯得微小。昨晚的沉香火未熄,菸霧繚繞,賣花的聲音這麽早就響起了。 年輕的婢女還未應聲,我悠閑地抱著燻爐,用溫煖如玉的手調教著唱歌的鳥兒。鸚鵡已經熟練地唸熟了,不要忘了,春天的早晨縂是不知不覺就到了,春天的早晨縂是不知不覺就到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日早晨的甯靜與溫馨。通過“綺窗紅日皦”和“水沉宿火菸猶裊”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早晨的甯靜與美好。詩中“賣花聲恁早”一句,既表現了春天的生機,也暗示了詩人的閑適心情。後文通過“小鬟呼未應”和“煖玉手、調歌鳥”等細節,進一步以悠閑的生活場景,傳達出詩人對春日早晨的享受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恬淡,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彭孫貽

明末清初浙江海鹽人,字仲謀,一字羿仁。明拔貢生。父以守土死於贛州,奔走求遺骸,布衣蔬食二十餘年。後家居不出。詩詞均工。鄉人私諡孝介先生。有《茗齋集》、《茗齋詩餘》等。 ► 35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