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陰那山

山雲靉靆日斜陽,人掠溪流訪法王。 不滅不生繇自在,無三無二一乘藏。 帷燈閃爍優曇溼,山月玲瓏柏子香。 遠策特爲尋結社,白蓮何事已亡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靉靆(ài dài):形容雲霧繚繞的樣子。
  • (yóu):由於,因爲。
  • 優曇:佛教中的一種花,傳說中三千年一開,象徵着極爲稀有和珍貴。
  • 亡羊:比喻事物已經失去或不存在。

翻譯

山間的雲霧繚繞,太陽斜斜地照耀着,我跨過溪流去拜訪高僧。 不是因爲生死的輪迴,而是因爲自在的存在,沒有三界也沒有二元,只有一乘的佛法。 帳幕中的燈光閃爍,優曇花似乎帶着溼潤,山間的月光清透,柏樹的香氣四溢。 我遠道而來,特意尋找結社的地方,但白蓮已經不知所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歷陰那山的所見所感,通過山雲、日斜、溪流等自然景象,以及對佛法、燈火、花香的描寫,表達了對佛法的嚮往和對清淨生活的追求。詩中「不滅不生繇自在,無三無二一乘藏」體現了詩人對佛教哲學的深刻理解,而「帷燈閃爍優曇溼,山月玲瓏柏子香」則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靜謐的山寺夜景。結尾的「遠策特爲尋結社,白蓮何事已亡羊」則透露出詩人對理想境地的追尋與現實的無奈。

盛端明

明廣東饒平人,字希道,號程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檢討。累遷右副都御史,督糧儲於南京。後被彈劾罷職家居。自言能煉長生丹藥。因陶仲文薦,並得嚴嵩之助,召爲禮部右侍郎。尋進禮部尚書。但食祿不治事,供奉藥物而已,士大夫以之爲恥。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