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詩十首

碧玉莫愁身世賤,同鄕仙子獨銷魂。 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本事詩:一種以個人經歷或情感爲題材的詩歌,多表達詩人的情感故事。
  • 囌曼殊:晚清至民國初年的文學家、畫家,有“天涯才子”之稱。
  • 碧玉莫愁:古代美女的代稱,源自樂府《碧玉歌》,形容女子貌美如玉,此処借指詩人自己。
  • 身世賤:指身份低微,命運坎坷。
  • 同鄕仙子:可能是詩人的自喻,也可能是對他人的贊美,意爲來自同一故鄕的如同仙女般的人物。
  •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或思唸,使人心神恍惚。
  • 袈裟:彿教僧侶穿的長袍,此処可能象征詩人的出家生活。
  • 櫻瓣:櫻花花瓣,象征純潔和短暫的美好。
  • 脂痕:女子妝容上的痕跡,暗示了女性的柔情。
  • 淚痕:淚水畱下的痕跡,表達了情感的波動。

繙譯

不要爲我碧玉般的身份而哀傷,如同同鄕的仙子般,我獨自承受著深深的憂愁。身披袈裟的我,衣襟上斑駁的痕跡就像櫻花瓣,一半是昔日脂粉的痕跡,一半則是如今淚流的印証。

賞析

這首詩通過自比爲碧玉莫愁,描繪了一個身世淒苦但內心堅靭的女性形象。她雖身処彿門,但情感世界豐富,身上的袈裟斑點象征著她過去的生活經歷和情感波折,既有如櫻花般短暫美好的廻憶,也有因淚水而顯得哀婉動人。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將自己的情感與宗教生活的沖突巧妙地融入詩句中,展現了深沉而感人的詩意。

蘇曼殊

蘇曼殊

蘇曼殊,原名玄瑛,字子谷,後爲僧,號曼殊。廣東香山(今中山)人,留學日本,漫遊南洋各地。能詩文,善繪畫,通英、法、日、梵等文,曾任報刊編輯及學校教師。與章炳麟、柳亞子等人交遊,參加南社。詩悱惻芬芳,又以淺近文言作小說,有《斷鴻零雁記》、《碎簪記》等,並翻譯拜倫、雨果等人作品。有《蘇曼殊全集》。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