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留別吳白樓
亭外潮生人慾去,爲怕秋聲,不近芭蕉樹。芳草碧雲凝望處,何時重話巴山雨。
三板輕船頻喚渡,秋水疏楊,欲折絲千縷。白雁橫天江館暮,醉中愁見吳山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潮生:潮水上漲。
- 秋聲:秋天的聲響,多形容風聲、雨聲、蟲鳴聲等,此詩中或指風吹芭蕉葉的聲音。(以下「秋聲」均同此註釋)
- 巴山雨:代指朋友間相聚時的暢談。(這裏化用了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詩意,表達思念朋友、渴望相聚交談的情感)
- 三板輕船:三板,指船板的層數或船的等級,三板輕船指一種小船。
- 絲千縷:此處比喻離愁別緒之多。
翻譯
亭子外潮水上漲,我即將要離去,因爲害怕聽到秋聲,所以不敢靠近芭蕉樹。在那芳草碧綠、白雲悠悠的遠望之處,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共同談論相聚時的美好時光。
那三板輕船頻頻呼喚着我渡河,秋天的江水上稀稀疏疏的楊樹,我想要折下的枝條如千縷絲一般多(意指離愁別緒繁多)。白雁橫過天空,江邊的館舍已至傍晚,我在醉中憂愁地望着前往吳山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詞以離別爲主題,通過描繪江邊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和對離別的憂愁。
上闋中,「亭外潮生人慾去,爲怕秋聲,不近芭蕉樹」,通過潮水上漲和對秋聲的懼怕,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和內心的不安。「芳草碧雲凝望處,何時重話巴山雨」,則以芳草碧雲的美景寄託對友人的思念,同時用「巴山雨」的典故,表達了對再次相聚暢談的期待。
下闋中,「三板輕船頻喚渡,秋水疏楊,欲折絲千縷」,描寫了輕船催發和江邊的秋景,進一步強化了離愁別緒。「白雁橫天江館暮,醉中愁見吳山路」,以白雁橫天和江館日暮的景象,增添了幾分淒涼之感,而「醉中愁見」則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愁苦心情。
整首詞情景交融,意境優美,將離別之情表現得細膩而真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