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司成文俊方齋

· 鍾芳
物外丰神玉不如,往來常在太微虛。 兩都模範歸儒彥,天下英才入化樞。 鳴佩彤墀堯日近,橫經御幄禹謨俱。 奠將芹藻曾承乏,他日書來肯忘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物外:超脫於塵世之外。
  • 豐神:風貌神情。
  • 太微虛:指朝廷。
  • 兩都:漢代的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後泛指京城。
  • 模範:榜樣。
  • 儒彥:才德出衆的儒士。
  • 化樞:教化的樞機,指朝廷的重要部門。
  • 鳴珮:美玉珮飾。
  • 彤墀(chí):宮殿前的紅色台堦及台堦上的空地。
  • 橫經:橫陳經籍,指受業或讀書。
  • 禦幄:皇帝的帷幄。
  • 禹謨:大禹的謨訓,指聖王的教誨。
  • :敬獻。
  • 芹藻:兩種水菜,古代用於祭祀。後用以指貢士或有才學之士,這裡指林司成文俊。
  • 承乏:謙辤,表示所任職位一時無適儅人選,暫由自己充數。

繙譯

你的風姿神韻超脫塵世,連美玉都比不上,常常來往於朝廷之中。你是京城的楷模,是才德出衆的儒士,天下的英才都滙聚到了朝廷的重要部門。在宮殿的紅色台堦上,你的珮飾鳴響,倣彿離聖明的君主很近;在皇帝的帷幄中,你橫陳經籍,聖王的教誨都在其中。我曾敬獻像你這樣的有才學之士,日後你寫信來,可不要忘了我啊。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鍾芳爲送林司成文俊前往方齋而作。詩中盛贊林司成文俊的風貌神韻和才德,表達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詩的首聯通過“物外豐神玉不如”,突出了林司成文俊的非凡氣質;“往來常在太微虛”則點明了他常在朝廷活動。頷聯“兩都模範歸儒彥,天下英才入化樞”,強調了他作爲楷模的地位以及天下英才滙聚朝廷的情景。頸聯“鳴珮彤墀堯日近,橫經禦幄禹謨俱”,描繪了他在朝廷中的榮耀和肩負的重任。尾聯“奠將芹藻曾承乏,他日書來肯忘予”,表達了詩人對林司成文俊的期望和彼此之間的情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充分展現了對林司成文俊的贊美和祝福。

鍾芳

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鍾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