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寄高尊卿

林屋虛寒半掩扉,野情偏稱綠荷衣。 柳風乍起燕雛軟,梅雨初晴荔子肥。 歲月無情催客老,溪山有意待君歸。 浮沉世事何須問,好整綸竿坐釣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屋:指山林中的屋舍。
  • 偏稱:特別適合,格外相稱。
  • 燕雛(chú):幼小的燕子。
  • 梅雨:初夏時期,在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
  • 荔子:荔枝。
  • 綸竿(lún gān):釣竿。
  • 釣磯(jī):釣魚時坐的岩石。

翻譯

山林中的屋舍清冷,半掩着門扉,我喜愛這山野的情趣,尤其適合穿着綠荷般的衣裳。柳風剛剛吹起,小燕子還很柔弱,梅雨初停,荔枝長得肥美。歲月無情,催促着客人衰老,而這山水有意,等待着你歸來。世間的沉浮之事何須過問,還是整理好釣竿,坐在那釣魚的石頭上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情感。詩的首聯通過描寫林屋的清冷和自己對綠荷衣的喜愛,表現出詩人對山野情趣的追求。頷聯中「柳風乍起燕雛軟,梅雨初晴荔子肥」,生動地描繪了夏日的特有景象,風拂柳、燕雛弱、雨初晴、荔子肥,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頸聯則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詩人對友人歸來的期待,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尾聯「浮沉世事何須問,好整綸竿坐釣磯」,體現了詩人對世事的超脫態度,想要遠離紛擾,享受寧靜的生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情感細膩,將夏日的景色與詩人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魏時敏

明福建莆田人。以才闢爲邑從事。後以詩文獲吏部尚書賞識,歷官無錫、桃源縣丞,未幾致仕。年八十餘卒。善畫山水,尤工詩,多與名流酬唱。有《竹溪詩稿》。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