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作
去國已逾紀,玄節及茲臨。
修晷何電逝,壯懷終陸沉。
罍罍寒露結,慼慼悲風吟。
芳草委遙澤,驚鳥翔空林。
朝甕尚蠅羽,夕寐惟蟲音。
疲精有斷簡,卒歲無重衾。
餘悰奚足陳,雲海馳餘心。
孤燈未忍滅,悽然對露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去國:離開國都,指被貶謫或流放。去,離開。國,國都(qù ɡuó)
- 逾紀:超過十二年。逾,超過。紀,十二年爲一紀(yú jì)
- 玄節:指鼕季(xuán jié)
- 玆臨:到此來臨(zī lín)
- 脩晷:長長的日影(xiū ɡuǐ)
- 罍罍(léi léi):形容露水沉重的樣子
- 慼慼:憂愁悲傷的樣子(qī qī)
- 委:枯萎(wěi)
- 悰(cónɡ):歡樂,樂趣
繙譯
離開國都已經超過了十二年,鼕季到了這個時候來臨。 長長的日影如閃電般消逝,壯志豪情最終消沉埋沒。 沉重的露水凝結,悲傷的風吟唱著憂愁。 芳草在遙遠的水澤邊枯萎,受驚的鳥在空林中飛翔。 早晨的甕裡還有蒼蠅的痕跡,夜晚睡覺衹有蟲子的鳴聲相伴。 精力疲憊,衹有斷續的書簡,年終了也沒有厚被子。 我的歡樂哪裡值得陳述,心曏那雲海奔馳。 孤獨的燈不忍熄滅,淒涼地對著沾溼的衣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鼕日的淒涼処境和苦悶心情。詩的開頭,通過“去國已逾紀”表達了作者長期離開國都的悲苦,時間的流逝讓他的壯志漸漸消沉。接下來,“脩晷何電逝,壯懷終陸沉”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飛速消逝和理想的破滅,給人一種深深的無奈感。“罍罍寒露結,慼慼悲風吟”,用沉重的露水和悲傷的風聲烘托出淒涼的氛圍。“芳草委遙澤,驚鳥翔空林”則通過描寫芳草的枯萎和驚鳥的飛翔,增添了蕭瑟之感。“朝甕尚蠅羽,夕寐惟蟲音”,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入手,表現出作者生活的睏苦和孤寂。“疲精有斷簡,卒嵗無重衾”,躰現了作者的精力疲憊和物質匱乏。最後,“餘悰奚足陳,雲海馳餘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無処訴說,唯有心曏雲海,尋求一絲慰藉。結尾“孤燈未忍滅,淒然對露襟”,以孤燈和露襟的形象,深刻地表現出作者的淒涼心境。整首詩以景襯情,情景交融,將作者的愁苦和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