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詩

· 聶遜
自喜平生與世違,掛冠神武向南歸。 料應世事只如此,況復功名多是非。 金馬懶圖天上樂,白鷗頓息釣前磯。 載歌浩浩長舒笑,何處春山無蕨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掛冠:指辭官。
  • 神武:神武門,這裏借指京城。
  • 料應:估計,猜想。
  • 金馬:漢代的宮門名,這裏代指朝廷。
  • 白鷗:常用來象徵自由自在的生活或隱士。
  • (jī):突出江邊的岩石或小石山。
  • 蕨薇:蕨菜和薇菜,可食用,也常用以指代隱居生活。

翻譯

我爲自己這輩子與世人格格不入而感到高興,辭去官職從京城向南歸去。料想世事大概就是這樣,更何況功名之事多有是非。我懶得去貪圖朝廷裏的享樂,白鷗也在釣臺前的石磯上立刻停歇下來(表示我渴望像白鷗一樣自由自在,遠離官場紛爭)。我放聲高歌,盡情歡笑,心情暢快,哪裏的春山裏沒有蕨菜和薇菜呢(意味着天下到處都可以是我隱居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的開頭,詩人表明自己因與世俗不合而辭官歸田,體現了他對官場的厭倦和對自由的追求。接下來,詩人認爲世事如此,功名多是非,進一步強調了他對官場的負面看法。「金馬懶圖天上樂,白鷗頓息釣前磯」這兩句,通過「懶圖」和「頓息」兩個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對朝廷享樂的不屑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詩人以豁達的態度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滿足,認爲處處都可找到寧靜與自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傳達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聶遜

聶遜,歸善人。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一四二三)舉人,官義寧教諭,二載辭歸。清雍正《歸善縣誌》卷一七有傳。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