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顧兵憲韻

· 鍾芳
葵足祇自衛,焉能擬喬松。 畏途更百險,棲迷竟何功。 盛際圖報艱,縻祿叨釜鍾。 徘徊掖垣曙,期吐尺寸胸。 終慚寶燕石,高飛謝羣雄。 顧茲黑子地,渺渺南溟中。 閫制籍良翰,靈威撼龍宮。 夷醜頓屏息,勳名日躋崇。 我歸復奚虞,於耜惟明農。 西山倚翠壁,鼓缶酬徒庸。 精粗本同貫,治圃如治邦。 雨晹卜豐歉,畎畝隨南東。 豈曰計口腹,伐檀企遐蹤。 多君吉甫誦,穆如惠清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葵足:葵菜的葉子,薄而柔,用來比喻自己的能力薄弱。「葵」,讀音「kuí」。
  • (zhǐ):僅僅,只。
  • 喬松:高大的松樹,這裏比喻有才能的人或高尚的品德。
  • 畏途:艱險可怕的道路。
  • 棲迷:迷茫,不知所措。
  • 盛際:興盛的時期。
  • 縻祿(mí lù):指領取俸祿卻無所作爲。
  • 叨釜鍾:意思是承受優厚的俸祿。「叨」(tāo),承受。
  • 掖垣(yè yuán):皇宮的旁垣,也泛指宮牆。
  • 寶燕石:一種像玉的石頭,常用來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的人或事物。
  • 南溟:南海。「溟」,讀音「míng」。
  • 閫制(kǔn zhì):指統兵在外的將帥。
  • 良翰:賢能的輔佐之臣。
  • 夷醜:對少數民族的蔑稱。
  • :這裏指平息,停止。
  • 勳名:功勳和名聲。
  • (sì):古代一種農具,形狀像鍬。
  • 雨晹(yǔ yáng):雨天和晴天。
  • 畎畝(quǎn mǔ):田間,田地。

翻譯

我如葵葉之足,僅僅只能自我保護,怎能比得上高大的松樹呢。 前行的道路更是有百種危險,迷茫徘徊又能有何功效。 在這興盛之世想要報答恩情十分艱難,我領取俸祿卻深感自己無所作爲。 在宮牆邊徘徊直到曙光初現,期望能有機會吐露自己的一點淺薄見解。 最終還是慚愧自己如同徒有虛名的燕石,只能高飛遠離羣雄。 看這偏遠之地,在那渺渺的南海之中。 在外統兵的將帥憑藉優秀的輔佐之臣,以他們的威名震撼龍宮。 那些少數民族頓時不敢妄動,功勳和名聲日益尊崇。 我歸去後又有何憂慮呢,唯有拿起農具去從事農耕。 在西山倚靠着翠綠的山壁,敲着瓦缶來酬謝那些普通的勞動者。 精細和粗糙本質上是相通的,治理園圃如同治理國家。 根據雨天和晴天來占卜莊稼的豐收或歉收,農田也隨着方向而有所不同。 哪裏是隻爲了填飽肚子呢,砍伐檀木也期望能追尋到高遠的蹤跡。 多贊君有像尹吉甫那樣的好詩誦,那和美的樣子就像和煦的清風。

賞析

這首詩以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對世事的觀察爲主題。詩人首先以葵足自比,表達自己能力的有限,以及在艱難路途上的迷茫。接着,他提到在盛世中想要有所報答卻感到艱難,對自己領取俸祿卻未能有顯著作爲感到愧疚。然而,詩中也描繪了一些積極的方面,如閫制藉助良翰使夷醜屏息,勳名日崇,展現了一定的成就。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迴歸田園,從事農耕的決心,並認爲治理園圃和治理國家有相通之處,體現了一種對生活和責任的獨特理解。整首詩情感真摯,既有對自身的反思,也有對世事的關注,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鍾芳

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鍾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

鍾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