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雄縣城樓二首

· 儲巏
雉堞倚雲平,關河控古城。 獨憑秋閣迥,千里暮山橫。 灑落平戎策,淒涼款塞盟。 瓦橋遺石在,覽古若爲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牆上掩護守城人用的矮牆,也泛指城牆。
  • :倚靠。
  • 迥(jiǒng):遠。
  • 平戎策:指爲抵抗外族侵略而制定的策略。
  • 款塞盟:指外族求和的盟約。
  • 瓦橋:地名。

翻譯

城牆矮牆高聳入雲,山河護衛着這座古老的城池。獨自倚靠在高遠的秋閣之上,遙望着千里之外暮色中橫亙的山巒。那灑脫不凡的抗敵策略,那淒涼無奈的求和盟約。瓦橋那裏遺留的石頭還在,在此覽古,心中不禁生出諸多感慨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雄縣城樓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覽古的複雜情感。首聯寫城牆高聳,山河環繞古城,展現出其雄偉氣勢。頷聯通過描繪詩人獨倚秋閣,遠望暮山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悠遠、遼闊的意境。頸聯提到平戎策和款塞盟,體現了當時的軍事和外交狀況,暗含着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尾聯以瓦橋遺石爲引,觸發詩人的覽古之情,使整首詩在歷史的滄桑感中收尾。詩中既有對景色的描繪,又有對歷史的感慨,情景交融,意蘊豐富。

儲巏

明揚州府泰州人,字靜夫,號柴墟。成化二十年進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歷太僕卿、左僉都御史、戶部侍郎,所至宿弊盡革。憤劉瑾所爲,引疾求去,後起爲吏部左侍郎,卒於官。博通古今,工詩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賜諡文懿。有《柴墟集》。 ► 1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