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 遊馬勒梅桑Malmaison吊拿破倫之後後約瑟芬

望娟娟之水鎖妝樓,千秋想容光。悵翬衣褪彩,螭奩滯粉,猶認柔鄉。未穩棲香雙燕,戎馬正倉皇。剪燭傳軍牒,常伴君王。 見說蘼蕪遺恨,逐東風上苑,也到椒房。道名花無子,何祚繼天潢。譜離鸞、馬嵬終付,算薄情、不數李三郎。遊人去,女牆扃翠,娥月渲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娟娟:美好的樣子。
  • 容光:風采容貌。
  • :不如意,不痛快。
  • 翬(huī)衣:皇后的禮服,這裏指約瑟芬的華服。
  • 螭(chī)奩:雕有螭形圖案的化妝品盒子。
  • 柔鄉:指女色迷人之境。
  • 倉皇:匆忙急迫。
  • :文書,證件。
  • 蘼蕪:一種香草,古詩文中常用來表示棄婦的哀怨之情。
  • 祚(zuò):皇位,國統。
  • 天潢:皇族,帝王后裔。
  • 離鸞:比喻分離的配偶。
  • 馬嵬(wéi):指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在馬嵬驛賜死楊貴妃之事。

翻譯

望着那美好如娟的流水環繞着妝樓,千秋萬代都想象着她的風采容貌。惆悵那華美的衣裳褪去了光彩,雕花的妝盒也閒置了香粉,這裏卻仍被認作是溫柔之鄉。那棲息的雙燕還未安穩,戰爭卻已匆忙急迫。她在燭光下傳遞軍中文書,常常陪伴在君王身旁。

聽說那如蘼蕪般的遺恨,隨着東風吹向上苑,也吹到了皇后的宮殿。說這名貴的花兒沒有子嗣,又怎能繼承皇位、延續皇族血脈呢。譜寫那分離的哀歌,在馬勒梅桑如同馬嵬驛一樣終究付諸流水,算起來這薄情之人,不比唐玄宗差。遊人離去後,女兒牆掩上了翠綠,月亮灑下昏黃的光。

賞析

這首詞以約瑟芬的視角,描繪了她的情感和命運。上闋通過描寫妝樓的景象和約瑟芬在戰爭時期的陪伴,展現了她的高貴與無奈。下闋則以蘼蕪遺恨爲引,探討了約瑟芬無子無法繼承皇位的悲哀,以及她與拿破崙的情感糾葛,將其與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相類比,暗示了命運的相似與無常。整首詞意境優美,用詞精準,情感細膩,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命運和情感的思考。

呂碧城

呂碧城

呂碧城(1883-1943),女,安徽旌德人,原名賢錫,字遁天、明因,後改字聖因,法號寶蓮,別署蘭清、信芳詞侶、曉珠等。清代山西省學政呂鳳岐三女。母名嚴士瑜,工詩善畫、頗有才名。幼承家學,七歲能作巨幅山水畫,十二歲詩文俱已成篇。1903年春任天津《大公報》編輯,不久任天津女子師範學校校長。1918年赴美留學,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後在上海蔘加南社。與秋瑾爲摯友,力倡女權運動,反對封建專制。所作詩詞清麗明快,多寫異域風情,饒有新意,頗得樊增祥激賞,譽之爲“姑射嬋娟子”,龍榆生稱之爲近三百年名家詞之“殿軍”。通曉英、法、德三國文字,精研釋典,大力弘揚佛旨。著有《曉珠詞》4卷、《歐美漫遊錄》、《名學淺說》、《文史綱要》、《美利堅建國史綱》等。 ► 1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