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太華:山名。即西嶽華山,在陝西省華陰縣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稱太華 。
三峰:三山峰。指華山之蓮花、 毛女、 鬆檜三山峯。
玉女盆:華山中峰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稱爲玉女洗頭盆。
仙人掌:華山峰名。
林壑:山林澗谷。
幽棲:幽僻的棲止之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huà):西嶽華山。
- 峻屏:高峻如屏風。
- 空溟:指天空和大海。
- 玉女盆:華山景點。
- 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
- 仙人掌:華山的一處景觀。
- 采苓:《詩經·唐風·采苓》,借指隱居。
翻譯
西嶽華山的三座高峯排列如險峻的屏風,晴天的雲霄中翠色飛落自天空和大海。早晨的雲彩在東邊擁抱着關河呈現紫色,西邊而來的秋色使得天地一片青黛。玉女盆中像是寒冷中落下青黑色,仙人掌上彷彿接着明亮的星星。戰亂後山林谷壑懷念那遺世獨立的客人,在縹緲中那幽僻的棲所彷彿在抒寫着隱居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華山的壯麗景色。詩中以如屏的峻峯、飛翠的晴霄、曉雲與關河的紫、秋色與天地的青等展現出華山景色的豐富多彩和雄渾壯美。通過玉女盆、仙人掌等具體景觀的描寫,增添了神祕而瑰麗的氛圍。結尾提到戰亂後對遺客的懷念以及那種縹緲幽棲的情境,隱隱透露出一種對寧靜和出世的嚮往,整詩意境開闊且充滿層次感,將華山的奇偉與詩人的情感巧妙融合。

李因篤
清陝西富平人,字天生,一字子德。明末諸生。學宗朱熹,與李顒學說不同而相友善。顧炎武入陝,居其家,又同至雁門以北墾殖。炎武在山東遭人誣陷,又遠走三千里,設法營救。康熙間舉博學鴻詞,授檢討,不久即歸。工詩,精音韻。有《受祺堂集》等。
► 54篇诗文
李因篤的其他作品
- 《 亭林先生寓曲沃臥病小愈走書相聞即遣使起居奉詩其一 》 —— [ 清 ] 李因篤
- 《 雨 》 —— [ 清 ] 李因篤
- 《 陳情後投上家高陽相國 》 —— [ 清 ] 李因篤
- 《 潼關 》 —— [ 清 ] 李因篤
- 《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 其四 》 —— [ 清 ] 李因篤
- 《 舊年寧人先生以無妄系濟南走書報我觸暑馳視苦疾作辭還先生寄贈行三十韻詩春日晤保州重會薊門奉答前詩廣五十 》 —— [ 清 ] 李因篤
- 《 過前中尉子鬥先生舊第有感 》 —— [ 清 ] 李因篤
- 《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 其二 》 —— [ 清 ] 李因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