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驛

山川如識我,故舊更無人。 俯仰干戈跡,往來車馬塵。 英雄遺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淒涼夜向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州:古州名,今江蘇儀徵。
  • 故舊:舊交,老朋友。

翻譯

山川好似認識我,而舊時的朋友更是沒有了人。擡頭低頭都是戰爭的痕跡,來來往往是車馬揚起的塵土。英雄留下的謀算太晚了,天地間暗暗增添新的愁緒。向北望着燕山路,一片淒涼從夜晚持續到早晨。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在真州驛站所作,通過描繪山川、戰爭遺蹟、往來車馬等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對故舊的懷念,以及對局勢的擔憂和愁悶。詩中體現出一種深沉的感慨和無奈,天地間的暗愁新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和令人憂慮的狀況。整首詩意境淒涼而悲壯,既有着對現實的寫實描繪,又蘊含着作者複雜的情感。

文天祥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