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載酒:帶着酒。
- 洲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盈掬(jū):滿捧。
- 玄黃:馬生病,毛色變得黑黃。
翻譯
帶着酒前往東郊,東郊的草剛剛變綠。一場雨使江水泛起波浪,水中的小塊陸地被水淹沒了一部分。青春時光怎能不珍惜呢,但肆意享樂並不是我所想要的。一次又一次地採摘靈芝,一整天也採不滿一捧。大風從何處刮來,奇異的聲響在空谷中迴盪。我的馬爲何變得黑黃,讓它在西山腳下休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的所見所感。詩的開頭描繪了東郊新綠的春景,以及雨後江波涌起、洲渚被淹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清新而又有些變化的氛圍。接着,詩人表達了對青春的珍惜,但強調行樂並非自己的追求,體現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採芝的描寫,或許象徵着詩人對某種高尚品質或精神追求的執着,但收穫卻並不豐碩,暗示了追求理想的艱難。大風奇響的描寫,增添了一種神祕的氛圍,也可能象徵着外界的動盪或變化。最後,詩中馬的玄黃和休息,也許反映了詩人在奔波中的疲憊以及對暫時安寧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自然景象和個人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感悟。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