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爲之詩曰
註釋
- 長平:地名。
- 陽九:古代術數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爲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內有旱災九年,謂之「陽九」。後亦泛指災荒年景或厄運。
- 厥角:獸角。這裏指以額觸地。
-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
- 間關:形容旅途的艱辛,輾轉。
- 虓(xiāo):虎怒吼。
- 昆崙:同「崑崙」。
翻譯
長平一戰埋葬了四十萬趙軍,秦人歡喜而趙人怨恨。大風揚起沙塵河水也不流動,爲楚的人高興而爲漢的人愁苦。兵家的勝負常常不一樣,紛紛的戰爭什麼時候才結束。必定會有上天的使者來顯揚威嚴,不喜好殺人才能統一。我出生之初還沒有愧疚,我出生之後遭遇了災荒厄運。以額觸地行跪拜之禮並且兩個州歸降,浩然正氣喪失致使山河蒙羞。身爲大臣按理應當去死,在城下訂盟羞愧於做主盟者。輾轉回國像洗淨日光,重新被宣詔不敢承擔。出師三年又勞累又辛苦,近在咫尺的長安也不能望見。不是沒有猛虎般的將士多如樹林,一天不戰鬥就被人擒獲。上千艘樓船來到天涯海角,兩個強者相遇爭相奮力搏鬥。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沒有戰爭,沒有過像刺蝟般的兵器在大海上交鋒。流動的軍隊一天天來來往往,相持一個月就如同鷸蚌相爭。南方人的志向是扶持崑崙,北方人的氣勢想吞沒黃河。一天早上天色昏暗風雨惡劣,炮火雷鳴箭如流星般落下。誰勝誰負很快分清,漂流的屍體鮮紅的血水使海水變渾。昨天往南的船佈滿崖海,今天只有往北的船還在。昨晚兩邊戰鼓咚咚響,今天船裏船外都是鼾聲睡聲。北兵離家八千里,殺牛斟酒人人歡喜。只有我這孤臣淚如雨垂,昏暗之中不敢向人哭泣。皇上的車駕杳無蹤跡在何處,大海茫茫相隔有煙霧。我想要借劍斬殺奸臣,黃金橫帶又是爲了什麼人。
賞析
這首詩以沉痛的筆觸描繪了海上大戰及國家危亡的慘狀和自己的悲憤之情。詩中以長平之戰等事例爲引,表現戰爭的殘酷與勝負的無常。「必有天吏將明威」表達了對正義力量終會降臨的期望。「我生之初尚無疚」等句寫出了局勢的變化及自己的無奈。對戰場激烈的描述如「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生動而震撼。詩中還鮮明對比了南北雙方不同的狀態,突出了作者的孤苦與悲憤。最後通過「六龍杳靄知何處」表達了對君主的擔憂以及對奸臣的憤慨。整首詩感情深沉濃烈,充滿了愛國憂民與壯志難酬的複雜情緒,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