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介甫烘蝨
天生萬物名品夥,嗟爾爲生至麼麼。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
晨朝生子暮生孫,不日蕃滋踰萬個。
透疏緣隙巧百端,通夕爬搔不能臥。
我歸彼出疲奔命,備北驚南厭搜邏。
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薰燒無術奈。
加之炭上猶晏然,相顧未知亡族禍。
大者洋洋迷所適,奔走未停身已墮。
細者懦怯但深潛,乾死縫中誰復課。
黑者抱發亦憂疑,逃入幧頭默相賀。
腥煙騰起遠襲人,袖擁鼻端時一唾。
初雖快意終自咎,致爾殲夷非爾過。
吾家篋笥本自貧,況復爲人苦慵惰。
體生鱗甲未能浴,衣不離身成脆破。
朽繒壞絮爲淵藪,如麥如麻寖肥大。
虛腸不免須侵人,肯學夷齊甘死餓。
醯酸蜹聚理固然,爾輩披攘我當坐。
但思努力自潔清,羣蝨皆當遠邇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夥(huǒ):多。
- 麼麼:微小。
- 垢涴(gòu wò):污垢。
- 踰(yú):同「逾」,超過。
- 搜邏:搜索巡邏。
- 晏然:安然,安定的樣子。
- 幧(qiāo)頭: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
- 殲夷:消滅。
- 篋(qiè)笥(sì):藏物的竹器。
- 淵藪(yuān sǒu):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
- 披攘(rǎng):紛亂。
翻譯
大自然創造出萬物種類繁多,可嘆你們如此渺小卻能生存。依靠人而活命卻反而吃人,天性喜歡隱藏又滿是污垢。早晨出生晚上就生子,沒多久就繁衍超過上萬個。透過縫隙巧妙多端,整夜抓撓使人不能安臥。我回屋它們就出去讓人疲於奔命,防備北邊驚嚇南邊厭煩搜索巡邏。抓住的少失去的多,捨棄不管用薰燒也沒辦法。放在炭火上仍然安然,相互看看不知道有滅族之禍。大的洋洋得意迷失方向,奔跑不停身子就已墜落。小的懦弱膽怯只是深深潛藏,乾死在縫隙中誰又去查看。黑色的抱着頭髮也擔憂懷疑,逃進頭巾中默默慶賀。腥氣的煙騰起遠遠襲來,捂着鼻子時會吐一口。開始雖然快意但最終自責,致使你們被消滅不是你們的過錯。我家的箱子本來就貧窮,何況又因爲人懶散。身上長了鱗甲不能沐浴,衣服不離身都成了脆破的。破舊的絲織品和壞棉花成了你們的窩,如麥如麻漸漸肥大。空着肚子也不免要侵犯人,怎肯學伯夷叔齊甘願餓死。酸醋和蚊子聚集是理所當然,你們擾亂我該忍耐。只要想着努力自我清潔,衆多的蝨子都應當遠遠傳播開去。
賞析
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蝨子的種種習性和令人厭惡的情況。詩人以詼諧幽默的語言,詳細描述了蝨子的繁衍之快、難以捕捉、對人的騷擾,以及人們對它們的無奈。同時也從自身角度反思,表達出對懶散的自我檢討。詩中運用了大量生動的描寫,如「晨朝生子暮生孫」等,讓蝨子的形象躍然紙上。整體既有對蝨子的厭惡和批判,也有一定的自我思考和感悟,充滿生活氣息。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
司馬光的其他作品
- 《 資治通鑑 · 卷一百一十八 · 晉紀四十 》 —— [ 宋 ] 司馬光
- 《 資治通鑑 · 卷一百 · 晉紀二十二 》 —— [ 宋 ] 司馬光
- 《 安之令子河陽官舍作蛙樂軒安之有詩寄題輒敢繼和 》 —— [ 宋 ] 司馬光
- 《 資治通鑑 · 卷二百五十四 · 唐紀七十 》 —— [ 宋 ] 司馬光
- 《 瞻彼南山詩 》 —— [ 宋 ] 司馬光
- 《 景仁招遊東園馬上口占 》 —— [ 宋 ] 司馬光
- 《 資治通鑑 · 卷二百 · 唐紀十六 》 —— [ 宋 ] 司馬光
- 《 和潞公遊天章楚諫議園宅 》 —— [ 宋 ] 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