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剎:古老的寺廟。
- 俯江城:從寺廟的位置俯瞰整個城市。
- 孫權:三國時期東吳的君主。
- 孔明:諸葛亮,蜀漢的傑出謀士。
- 成底事:到底成就了什麼事業。
-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 削平:平定、消滅。
- 懨復:形容國力衰弱,疲憊不堪。
- 胡兒: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附翼攀鱗:比喻尋求機會或依賴他人以求成功。
- 真際會:恰逢其時的好機遇。
- 小臣:自謙之詞,指自己。
翻譯
試着站在這座古老的寺廟裏眺望江邊的城市,不禁想起了孫權與諸葛亮的英姿。三國時期那些英雄豪傑到底留下了什麼樣的業績?而六朝更迭,哪個時代不是戰亂不斷?如今的中原皇帝,國力疲弱,連北方的胡人也剛剛被平定。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我也有幸能尋求機遇,哪怕只是微小的,也能解釋和理解這份功名的意義。
賞析
這首詩以遊甘露寺爲背景,通過歷史人物孫權和諸葛亮的典故,表達了對歷史興衰的感慨。詩人史浩以三國時期的英雄事蹟與六朝的戰亂爲對照,暗示了時代的變遷與個人命運的無常。同時,他以「中原天子懨復」和「胡兒始削平」暗指當前國家局勢的動盪,而自己作爲「小臣」,卻能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所作爲,體現了他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對功名的追求。整首詩情感深沉,寓言性強,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史浩
宋明州鄞縣人,字直翁,號真隱居士。史詔孫。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建王趙慎立爲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參知政事。曾對張浚恢復之舉持異議,力主守江。隆興元年,拜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首言趙鼎、李光無罪,申辨岳飛之冤。旋因反對張浚北伐,爲御史王十朋所劾,罷知紹興府。淳熙五年,復爲右丞相。尋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諡文惠,改諡忠定。有《尚書講義》、《鄮峯真隱漫錄》等。
► 654篇诗文
史浩的其他作品
- 《 滿庭芳 · 其二立春詞,時方獄空 》 —— [ 宋 ] 史浩
- 《 時晉亨作小軒塊石盆池名曰趣遠真隱居士賦之 》 —— [ 宋 ] 史浩
- 《 踏莎行 · 鄭開府出示諸公所賦琵琶詞,即席次韻 》 —— [ 宋 ] 史浩
- 《 教池回競渡 》 —— [ 宋 ] 史浩
- 《 餞明守林郎中致語口號 》 —— [ 宋 ] 史浩
- 《 满庭芳 其六 代乡大夫报劝 》 —— [ 宋 ] 史浩
- 《 宣州李漕園亭三首控鰲亭 》 —— [ 宋 ] 史浩
- 《 上建王生辰 其四 》 —— [ 宋 ] 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