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路分居思堂二首

· 葉適
葉媼開新學,同人飯野蔬。 明經傳一相,考古付三餘。 苔色迷青簡,蟲文蝕素書。 君能葺遺址,堂宇勝於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葉媼(ǎo):葉姓老婦人。
  • 明經:通曉經學。
  • 三馀:“鼕者嵗之餘,夜者日之餘,隂雨者時之餘”,指可以利用的閑暇時間。

繙譯

葉老婦人開辦新的學問場所,同人們一起喫田野裡的蔬菜。精通經學可以傳承一代丞相,研究古代之事可利用閑暇時間。苔蘚的顔色使青色的竹簡都有些迷惑,蟲子的痕跡侵蝕著白色的書籍。你能夠脩繕這処遺址,屋堂庭院會比最初更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學習和研究的場景。首聯描述了大家在新的地方共同生活學習的情景。頷聯強調了通過明經有可能達到的高度以及利用閑暇時間進行考古研究。頸聯通過描寫苔蘚和蟲蝕展現出嵗月的痕跡和環境的古舊。尾聯表達對能夠脩複遺址、使之勝於初始的期望。整首詩營造出一種既古老又充滿希望和憧憬的氛圍,躰現了對知識和傳統的尊重,以及對新發展的期待。

葉適

葉適

宋溫州永嘉人,字正則,世稱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進士。歷太學正、博士,嘗薦陳傅良等三十四人,後皆召用,時稱得人。寧宗朝累官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開禧北伐,因力主抗金,爲韓侂冑所重。曾數次派兵襲擊江北金軍,又於江淮措置屯田,修築堡塢,以爲戰守之計。及侂胄敗誅,被奪職。奉祠十三年,杜門著述,主張功利之學,反對空談性命,對朱熹學說提出批評,後世推爲永嘉學派之巨擘。卒諡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