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八景圖平沙雁落

· 葉茵
長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颯颯西風起。 玉輪輾出琉璃宮,碧落空明無表裏。 幾峯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塵埃。 夜深絲竹遞清響,疑是楚王曾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瀟湘(xiāo xiāng):瀟水和湘水,常用來代指今湖南地區。
  • 淼淼(miǎo miǎo):水勢浩大的樣子。
  • 蒹葭(jiān jiā):蘆葦一類的水草。
  • 颯颯(sà sà):形容風聲。
  • 玉輪:月亮的美稱。
  • 輾(niǎn):滾動。這裏形容月亮升起如同滾動一般。
  • 琉璃宮:形容天空像琉璃一樣晶瑩光潔的宮殿,這裏指天空。
  • 碧落:天空。
  • 空明:空曠澄澈。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峻。

翻譯

悠長浩渺的水波綿延七百里之遙,蘆葦在颯颯的西風中搖曳生姿。明月如車輪般從澄澈如琉璃的天空中緩緩升起,碧空澄澈,上下天光渾然一體。幾座山峯威嚴地排列着,高聳峻峭,彷彿不知道人世間滿是塵埃。深夜裏傳來清幽的絲竹聲響,讓人恍惚懷疑是楚王曾經回到了這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且充滿詩意的瀟湘夜景。開篇通過「長波淼淼」「蒹葭颯颯」勾勒出廣闊的水面和在風中抖動的蘆葦,營造出一種空靈、蕭瑟的氛圍。接着月亮升起的描寫,以「玉輪輾出琉璃宮」這種形象的表述,將明月升空的畫面生動展現,「碧落空明無表裏」則進一步強調了天空的澄澈、水天交融的美妙意境。「幾峯森列青崔嵬」寫山峯的雄壯,又以山峯不識人間塵埃,側面烘托出此地超脫塵世的清幽。最後「夜深絲竹遞清響,疑是楚王曾歸來」,在寧靜的夜中,絲竹聲響悠悠傳來,爲畫面增添了神祕色彩,還巧妙地引入古代楚王的典故,給原本的自然景色注入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融合自然與人文,讓人彷彿置身於如夢如幻的仙境之中,感受到那種悠遠、空靈又略帶神祕的意味 。

葉茵

宋吳江笠澤人,字景文。不慕榮利,蕭閒自放,名其所居曰“順適堂”,與徐璣、林洪相唱和。其詩閒雅清矯,與魏野、林逋風格相近,如《古意》、《竹風水月》等多爲淡泊清雅之作。著《順適堂吟稿》五卷。 ► 3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