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狀元

夙昔負奇節,琅然爲衆殊。 下韝連得俊,出手盡成盧。 喜氣兼鄰曲,榮名溢道塗。 風雲俱動色,非復舊江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昔:往昔,過去。
  • :具有,懷着。
  • 奇節:奇特的節操、志向。
  • 琅然:形容聲音清朗、響亮。這裏可引申爲出衆、耀眼的樣子。
  • :不同,特別。
  • ** 下韝(gōu):原指放下臂上用以架鷹的皮套,讓鷹飛出去捕獵,這裏表示施展才能。韝,皮製袖套,打獵用以架鷹。**
  • 連得俊:接連獲得優異的成績或者出衆的成果。俊,優秀。
  • 出手:施展本領。
  • 成盧:古代樗蒲戲中勝彩的名稱,這裏比喻取得好成果、成功。
  • 鄰曲:鄰居,鄰里。
  • :充滿而流出來,這裏形容名聲傳揚範圍廣。
  • 道塗:道路。
  • 風雲:風和雲,這裏象徵周圍環境、局勢。
  • 非復:不再是。

翻譯

過去他就懷着不凡的志向和高尚的節操,出衆耀眼與衆人不同。他施展才能連連取得優異成果,每次出手施展本領都能大獲成功。他帶來的喜悅感染了鄰里鄉親,榮耀的名聲在道路上四處傳揚。周圍的局勢都因他的成就而爲之變色,一切都不再是過去普通平淡的樣子 。

賞析

這首詩是司馬光爲送別馮狀元而作。開篇「夙昔負奇節,琅然爲衆殊」直接點明馮狀元往昔就志向非凡、與衆不同,給人一種先聲奪人的感覺,展現出馮狀元高尚的人格特質。「下韝連得俊,出手盡成盧」 通過形象的比喻,以打獵、博戲中的出色表現來類比馮狀元施展才能、不斷取得成功,突出其才華橫溢和能力出衆。 「喜氣兼鄰曲,榮名溢道塗」 生動地描繪出馮狀元取得成就後,不僅自身喜悅,這種情緒還感染了鄰里,名聲更是遠揚四方。最後「風雲俱動色,非復舊江湖」 運用誇張和象徵手法,以局勢都爲之改變來表現馮狀元成就之巨大,意味着他的成就已經改變了周圍的環境和格局,有着非比尋常的影響力。整首詩語言凝練而生動,飽含着對馮狀元的讚譽和祝賀。

司馬光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