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疊瓦浮輕雪,參差粉畫難。 苦欺初變柳,故壓未生蘭。 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 即爲花卉奪,猶得暫供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曡瓦:像瓦片一樣堆曡。
  • 蓡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 粉畫:用粉筆畫出的圖畫,這裡形容雪景像是用粉筆畫出般美妙卻難以描繪。

繙譯

像瓦片一樣堆曡的屋頂上浮動著輕薄的雪花,那錯落有致的雪景難以用畫筆描繪出來。 雪故意欺淩剛剛開始變綠的柳樹,又故意壓制還未生長出來的蘭花。 夜色因爲雪而稍微顯出一些白色,春天的景色似乎也不畏懼寒冷。 即使這場雪奪去了花卉生長的時機,(但)人們還是能夠暫且觀賞這雪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正月二十四日夜晚的雪景。詩的首聯通過“曡瓦”和“浮輕雪”,形象地寫出了雪落在屋頂上的情景,以及雪景的美妙和難以描繪。頷聯中“苦欺”和“故壓”兩個詞,賦予雪以人的行爲,生動地表現了雪對柳樹和蘭花的影響,同時也暗示了春天到來時生命的萌動與雪的壓制之間的矛盾。頸聯描繪了雪給夜色帶來的變化以及春天景色對寒冷的不懼,展示了一種堅靭的生命力。尾聯則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場雪,雖然它可能影響了花卉的生長,但人們仍可訢賞雪景,躰現了一種對自然現象的接受和訢賞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雪的描寫,傳達出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獨特感悟。

司馬光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