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 · 蘋風送涼,荷露成淚,青女晨妒,素妃夜愁,翠芰紅蓮,飄零欲盡矣。爰拈夢窗體,並用原韻賦之,

香堤紫騮何處,剩愁痕沁水。短亭外,暮雨箏篷,燭花低顫涼蕊。對擁被、鸞雙倚鏡,蟾孤生怕啼妝墜。正金莖捧露,和盤托出秋思。扇帕題詩,燈船載酒,有調冰公子。待湘簟、卷盡雲悰,鴛邊舊恨應至。問情絲、爲誰斷續,尚纏綿、粉郎纖指。莫悤悤,負了當時,臉情眉意。瓊娘暗泣。向柔鄉伴夜無寐。漫贏得、鈿牀夢醒,珊屏酒醒,萬點秋魂,銷成鉛淚。 絳綃輕剪,紺紗低護,相逢別浦頻傾蓋,解明璫、也似羞憔悴。蓮房綠小,知他一寸迴腸,苦在個儂心裏。霓裳舞破,自別珠宮,料怨紅顰翠。還怕是、真妃舊襪,化作行雲,又被西風,夢中吹起。閒鷗冷眼,曾窺影事,鬧紅單舸菱唱杳,抖荷衣、獨把霜闌倚。等閒寫盡龜茲,淼淼橫波,相思一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紫騮(liú):古駿馬名,這裏指馬。
  2. 沁(qìn)水:浸入水中。
  3. 燭花:蠟燭燃燒時頂端形成的花狀物。
  4. 鸞(luán)雙倚鏡:鸞鳥雙棲倚着鏡子,鸞常用來象徵美好愛情。
  5. 蟾(chán)孤:月亮孤獨,蟾指代月亮。
  6. 啼妝(zhuāng):古代婦女的一種妝式,以啼哭時的妝態爲美 。
  7. 金莖捧露:漢武帝在建章宮立銅柱,上有仙人掌擎露盤承露。
  8. 調冰公子:指生活悠閒自在、風流瀟灑的公子。
  9. 湘簟(diàn):湘竹編制的竹蓆。
  10. 雲悰(cóng):雲一般的情思 。
  11. 悤悤(cōng cōng):同「匆匆」,匆忙。
  12. 瓊娘:美女。
  13. 鈿牀:鑲嵌金、銀、玉、貝等物的牀。
  14. 絳綃(jiàng xiāo):深紅色薄紗。
  15. 紺紗(gàn shā):天青色紗。
  16. 傾蓋:車上的華蓋靠在一起,常指初次相逢。
  17. 明璫(dāng):用珠玉製成的耳飾。
  18. 龜茲(qiū cí):此處借指樂曲。

翻譯

香堤上那騎紫騮馬的人不知去了哪裏,只留下愁痕浸入水中。短亭之外,暮雨打在箏篷之上,燭花微微顫動在涼蕊間。相互擁着被子,如鸞鳥雙棲倚着鏡子,孤獨的月亮像是怕女子啼哭的妝容掉落。此時金莖柱捧着露珠,好似將心中的秋思和盤托出。曾有扇帕題詩的雅事,也有燈船上載酒的歡暢,還有那風流瀟灑的公子。等到湘竹蓆把如雲的情思收卷,鴛鴦旁邊的舊恨應該又涌上心頭。想問這情絲,是爲誰斷斷續續,還依舊纏綿在那美男子的纖指之上。不要那麼匆忙,辜負了當時的滿臉深情和眉間愛意。

美女暗暗哭泣,在這溫柔鄉里伴着夜色難以入眠。徒然在鈿牀夢醒,珊屏旁酒醒,那無數的秋魂,都化成了鉛一樣沉重的淚水。

身着輕輕剪裁的深紅色薄紗,在低低的天青色紗帳掩護下,在分別的水邊多次相逢後彼此親密交談,解下自己的耳飾,彷彿帶着羞澀與憔悴。綠色的蓮房還小,不知他那一寸九曲迴腸,痛苦都藏在她的心裏。霓裳羽衣舞早已凌亂破碎,自從離開那美好的仙境,想來是滿含着哀怨與愁容。還怕是楊貴妃的舊襪幻化成了雲朵,被西風吹起,在夢中浮現。悠閒的鷗鳥冷眼旁觀,曾窺見那些往事,熱鬧的荷花叢中獨船遠去菱歌杳然,只能抖落荷衣獨自靠着霜寒中的欄杆。輕易就寫完如龜茲樂曲般複雜的情思,對着那浩渺的水波,滿紙都是相思之情 。

賞析

這首《鶯啼序》是易順鼎的佳作,詞中蘊含着濃郁的愁思與細膩的情感。開篇以香堤、紫騮馬遠去留下愁痕、暮雨箏篷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悽清、憂傷的氛圍,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描繪男女之間曾有的美好愛情,如扇帕題詩、燈船載酒等,與當下的孤獨與舊恨形成鮮明對比,更突出了愁怨的深切。

在描寫女子時,刻畫了她暗自泣、長夜無寐等神態,展現出其內心的痛苦與相思之苦。詞中多處用典,如「金莖捧露」「霓裳舞破」「真妃舊襪」等,不但豐富了詞作內涵,而且增添了優雅的文學氣息。在景色和情感交織方面處理得極爲精妙,以秋景來烘托秋思,用荷花凋零、閒鷗冷眼等描繪出一種蕭瑟之感,讓情感與景色相得益彰,委婉真摯地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愛情或者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念與悼亡之情,全詞情感深婉細膩,意境幽美又帶着哀愁,體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 。

易順鼎

易順鼎

易順鼎,字實甫,一字中實,龍陽人。光緒乙亥舉人,歷官廣東欽廉道。有《琴志樓集》。 ► 6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