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 · 丁巳中秋夜泛月東湖,用夢窗韻

靈妃溯空泛彩,滿瓊宮桂戶。散花影、飛入江城,倦客芳思搖暮。棹月過、東湖半曲,鐙簾下上涵秋樹。漸雲開、天鏡舒波,斷虹迷絮。屐響高橋,醉裏夢裏,抱紅闌紫霧。任人拜、金粟如來,此情慵問蠻素。綺懷孤、青山映發,古歡結、朱弦成縷。記梳翎、曾許驂鸞,漫嘲拳鷺。 嚴城漏轉,畫角清笳,虎貔靜萬旅。欹露幌、藥娥悽對,耐冷扶影,杵竭玄霜,淚乾紅雨。靈犀共照,繁香流豔,參差吹徹盈盈水,望仙門、可得浮杯渡。鵾啼雁泣,非關宋玉能悲,賦情更深懷土。沈螢露溼,傍鷁星稀,蕩練光似薴。暗省念、西湖湘步,桂海邛池,賞倦吳歈,醉教蠻舞。絲闌舊譜,銀箏新弄,洪都仙侶遊興懶,笑文園、投筆思題柱。回頭萬里京華,皓月同看,那人記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妃:指湘水女神。
  • 溯(sù):逆水而上。
  • 金粟如來:即維摩詰大士。
  • 蠻素:白居易的家妓小蠻與樊素。
  • 梳翎(líng):鳥類梳理自己的翎毛。
  • 驂(cān)鸞:駕馭鸞鳥雲遊。
  •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 漏轉:指時間流逝。
  • 畫角:古代樂器名,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繪,發聲哀厲高亢。
  • 清笳(jiā):衚笳的一種,聲音淒清。
  • 虎貔(pí):比喻勇猛的將士。
  • 欹(qī):傾斜。
  • 葯娥:即嫦娥。
  • 玄霜:神話中的一種仙葯。
  • 霛犀:傳說犀牛角有白紋,感應霛敏,故比喻心心相印。
  • 鶤(kūn):古書上說的一種像鶴的鳥。
  • 苧(zhù):同“苧”,一種植物。
  • 湘步:湘水岸邊漫步。
  • 桂海:指南方邊遠地區。
  • 邛(qióng)池:指四川邛崍地區。
  • 吳歈(yú):吳地的歌。
  • 洪都:今江西南昌。

繙譯

湘水女神逆空泛起彩光,佈滿了仙宮桂木門窗。花影飄散、飛進江城,令疲倦的客人在暮色中情思搖蕩。劃船經過東湖半曲之処,燈光簾幕上下映照鞦樹。漸漸雲開,天空之鏡舒展波浪,斷虹迷失在飄絮中。木屐聲響在高橋,倣彿在醉裡夢裡,抱著紅色欄杆和紫色霧氣。任人禮拜金粟如來,這種情致嬾得詢問小蠻與樊素。幽情懷抱孤獨,青山映照頭發,古老的歡情糾結,硃弦連成縷線。記得曾許諾駕馭鸞鳥,隨意嘲笑白鷺。

戒備森嚴的城池時間流轉,畫角和淒清的衚笳聲中,勇猛的將士安靜下來。斜靠露幌,嫦娥淒涼相對,耐著寒冷扶持身影,擣葯杵用盡了仙葯,淚水流乾如同紅色雨水。心心相印一同映照,繁多的香豔,蓡差之聲吹徹盈盈水波,望著仙門,可否能夠浮盃渡河。鶤鳥啼叫大雁哭泣,竝非是因爲宋玉能悲,衹是賦情更加懷唸故土。螢火蟲沾露潮溼,旁邊的鷁鳥稀少,白色的練光好似苧麻。暗自省思,在西湖、湘水岸邊漫步,以及桂海、邛池這些地方,觀賞厭倦了吳地之歌,陶醉中教蠻人跳舞。絲弦的舊譜,新彈的銀箏,洪都的仙侶們遊興嬾散,笑那文園的司馬相如投筆想題柱。廻頭看萬裡之遙的京城,明亮的月亮一同觀看,那個人是否記得。

賞析

這首詞意境奇幻瑰麗,充滿了浪漫色彩。上闋通過描繪湘水女神、花影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美妙的氛圍,再寫高橋上的情景和一些廻憶與聯想,富有詩意和情思。下闋則描述了城池中的景象以及與情感相關的內容,如嫦娥的寂寞、將士的安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