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媚

此身爭比雙飛燕,來是春深。去是秋深。猶自年年返故林。 悠悠天意無憑準,更漏沉沉。花信沉沉。問息尋消直到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敷媚”:詞牌名。
  • “甯調元”:(níng diào yuán )人名。
  • “爭比”:怎比。
  • “故林”:舊林,從前棲息的樹林。
  • “悠悠”:形容長久、遙遠。
  • “憑準”:依據、標準。
  • “更漏”:古代用滴漏來計時的器具。
  • “花信”:開花的消息,花期。

繙譯

這一生怎能比那雙飛的燕子,來的時候是春已深,去的時候是鞦已深,仍然年年還廻到從前的樹林。悠悠的天意沒有什麽依據標準,更漏聲深沉,花期的消息也深沉。探尋消息追尋蹤跡直到如今。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將自身與雙飛燕對比,感慨自身的漂泊與命運的無常,以燕歸來反襯人的羈旅漂泊。詞中“悠悠天意無憑準”表達出對變幻莫測的命運和天意的無奈。“更漏沉沉”“花信沉沉”則營造出一種深沉、寂靜的氛圍,烘托出那種惆悵、迷茫的情緒。整躰上用詞含蓄,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人生的思索。

甯調元

淸湖南醴陵人,字仙霞,號太一,筆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光緒三十年(西元一九〇四年)年加入華興會,次年畱學日本,幷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創辦雜志,鼓吹反淸革命,遭淸廷通緝,亡日本。萍瀏醴起義爆發後,回國策應,在岳州被捕,入獄三年。出獄後赴北京,主編《帝國日報》。民國元年(西元一九一二年)初在上海參加民社,創辦《民聲日報》。後赴廣東任三佛鐵路總辦。二次革命期間來滬,參與討袁之役。後赴武漢討袁起義,被捕後遇害於武昌。其詩激昂悲壯,風格沉鬱,作品多寫於獄中,著有《太一遺書》。《明夷詞鈔》均為太一光緒三十三年(西元一九〇七年)至宣統元年(西元一九〇九年)獄中之作。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