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千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停。 正望雞鳴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 沈陰曀曀何多日! 殘月暉暉尚幾星。 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夢幾人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檐鐵:掛在屋檐下的風鈴,風吹時發出響聲。
  • 百淋鈴:衆多像《雨淋鈴》那般哀傷的聲音。淋鈴,即《雨淋鈴》,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名。
  • 雨橫(hèng)風狂:形容風雨很猛烈。「橫」在這裏意爲粗暴、兇狠。
  • 鵝擊海東青:喻指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海東青:一種兇猛的鳥,這裏代表受帝國主義指使的侵略工具。
  • 曀曀(yì yì) :天色陰沉昏暗的樣子。
  • 暉暉:形容月光微弱。

翻譯

屋檐下的風鈴發出千百聲如《雨淋鈴》般哀傷的聲音,狂風暴雨暫時停歇了一陣。我正盼望着雄雞報曉讓天下迎來光明,卻又被像「鵝擊海東青」般的帝國主義侵略事件震驚。陰沉昏暗的天氣持續了這麼多日子!那殘缺的月亮散發着微弱光輝,天上還剩寥寥幾顆星星。在這狹小而迷茫的屋子裏我獨自站立,無數人家正沉浸在酣甜的夢鄉中,又有幾個人清醒着呢?

賞析

這首詩創作於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詩的開篇通過檐鐵和風鈴聲營造出一種壓抑、悽苦的氛圍,「雨橫風狂」暗示了動盪不安的社會局勢。「正望雞鳴天下白」表達了詩人渴望國家迎來光明與新生的急切心情;而「又驚鵝擊海東青」則筆鋒一轉,將現實的殘酷揭露出來,體現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讓詩人深感震驚和憤懣。

中間兩聯以陰沉的天氣和微弱的月光星星,進一步烘托出黑暗壓抑的社會環境以及詩人內心的鬱悶。最後「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夢幾人醒」,更是直接抒發情感,通過自己獨醒與衆人酣夢的對比,凸顯詩人的孤獨以及對民族命運的憂慮和對民衆覺醒的期盼。整首詩用景語寫情,意境深沉,用典自然巧妙,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國家前途的深沉思考 。

黃遵憲

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黃遵憲出生於廣東嘉應州,1876年中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的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等。被譽爲“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