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弟

中原有舊族,遷徒名客人。 過江入八閩,展轉來海濱。 儉嗇唐魏風,蓋猶三代民。 就中婦女勞,尤見風俗純。 雞鳴起汲水,日落猶負薪。 盛妝始脂粉,常飾惟綦巾。 汝我張黃家,頗亦家不貧。 上溯及太母,劬勞無不親。 客民例操作,女子多苦辛。 送汝轉念汝,恨不男兒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八閩:福建省的別稱。
  • 儉嗇(sè):節儉。
  • 綦(qí)巾:青白色的頭巾。
  • 太母:祖母。
  • 劬(qú)勞:勞累。

繙譯

中原地區有古老的家族,遷徙後被稱作客人。渡過長江進入八閩之地,輾轉來到海濱。有著像唐魏時代那樣節儉的風氣,大概就像夏商周三代的百姓。其中婦女特別勤勞,尤其能看出風俗的淳樸。雞叫就起來打水,太陽落山了還背著柴禾。衹有在盛妝時才塗抹脂粉,平常的裝飾衹是青白色的頭巾。你我所在的張黃家,也算是家境不貧窮。往上追溯到祖母,沒有不親自操勞的。客民按慣例勞作,女子大多特別辛苦。送你走時又想到你,遺憾你不是男兒身。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遷徙的家族,展現了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風俗。詩中突出了婦女的勤勞和辛苦,雞鳴即起,日落仍在勞作。同時也通過對家族的追溯,表現出長輩的勤勞傳統。語言質樸自然,生動地描繪了客民生活的一個側麪,躰現了作者對家族中女性辛苦勞作的感慨和憐惜之情。

黃遵憲

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黃遵憲出生於廣東嘉應州,1876年中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的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等。被譽爲“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