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紅
北城陰。對鍾陵一角,曉色碧於簪。虛閣分苔,疏泉引筧,塵鞅還又銷沈。斷橋外、靈旂卷雨,忍問取、離獸與哀禽。楚魄誰招,商歌正激,獨自登臨。
贏得亂蟬高樹,共琴書換日,澹到禪心。顧子幽棲,鄧侯飢走,三徑誰更相尋。且同拭、龍泉起舞,算關右、頻調萬黃金。不爲秋來鬢絲,已是霜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陵:古地名,今江西省進賢縣。
- 塵鞅:世俗事務的束縛。鞅,yāng。
- 靈旂:亦作「靈旗」,古代出徵時所用的一種戰旗。旂,qí。
- 商歌:悲涼的歌。
- 楚魄:指朝雲暮雨的巫山神女。
- 三徑:意爲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裏的小路。
翻譯
北城的北面。對着鍾陵的一角,清晨的景色比髮簪還要碧綠。空的樓閣上分長着苔蘚,稀疏的泉水通過竹管引來,世俗的束縛又再次消隱。斷橋之外,靈旗在雨中翻卷,忍心詢問那離散的野獸和悲哀的禽鳥。巫山神女的魂魄誰去招魂,悲涼的歌聲正激昂,獨自登上高處。 獲得了高處樹上雜亂的蟬聲,與琴書一起度過時光,淡然達到了禪心的境界。想起顧先生的幽靜居處,鄧先生的飢餓奔走,誰還會再來尋找那三條小路。暫且一同擦拭龍泉寶劍起舞,算來關西地區,多次用萬兩黃金來徵召人才。不是因爲秋天到來而兩鬢如霜,而是早已經霜意深深。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北城的景色和詞人獨自登臨的感慨。上闋通過對鍾陵景色、虛閣疏泉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而略顯蒼涼的氛圍,其中「斷橋外、靈旂卷雨,忍問取、離獸與哀禽」等句更是增添了淒涼之感。下闋則從景物過渡到心情的抒發,如「贏得亂蟬高樹,共琴書換日,澹到禪心」,體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顧子幽棲,鄧侯飢走,三徑誰更相尋」則流露出對古人的追思和感慨。最後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悟。整首詞意境幽深,情感複雜,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有對人生和歷史的思索。
馮煦的其他作品
- 《 探芳信重過寶應城北舊居,景物荒寒,泫然欲涕,撫玉田西泠春感韻 》 —— [ 清 ] 馮煦
- 《 清平樂 · 題小艭兄詞後 》 —— [ 清 ] 馮煦
- 《 浣溪沙 · 題棲霞殘碑便面 》 —— [ 清 ] 馮煦
- 《 憶江南 · 題何雪園先生出處十二圖 》 —— [ 清 ] 馮煦
- 《 憶江南 · 題何雪園先生出處十二圖 》 —— [ 清 ] 馮煦
- 《 浣溪沙 》 —— [ 清 ] 馮煦
- 《 金縷曲 · 題次珊前輩日照樓餞別圖,用臞盦前輩均 》 —— [ 清 ] 馮煦
- 《 送研孫歸湘中 》 —— [ 清 ] 馮煦